1、决定没收保证金的行为应经严格审核后,报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并签发《没收保证金决定书》。决定没收保证金数额的审批权限应与决定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数额的审批权限相同。
2、公安机关应在七日内向犯罪嫌疑人宣读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并责令其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盖章。
3、若犯罪嫌疑人在逃,公安机关应在七日内将没收保证金的决定宣读给犯罪嫌疑人的家属、法定代理人或单位,并要求他们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签字或盖章。若家属、法定代理人或单位负责人拒绝签字或盖章,公安机关应在《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上做出相应注明。
4、公安机关决定没收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后,应及时通知指定银行将没收的保证金按国家相关规定上交国库。
5、若犯罪嫌疑人对没收保证金的决定不服,可以在收到《没收保证金决定书》之日起的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议一次。
6、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在收到复议申请书之日起的三十日内做出复议决定。上级公安机关复议后,若决定撤销或变更没收保证金决定,下级公安机关应执行。
7、若责令犯罪嫌疑人重新交纳保证金,应按本规定关于责令犯罪嫌疑人交纳保证金的程序办理。
1、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反刑事诉讼法和本规定,对不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收取保证金,或擅自没收、退还犯罪嫌疑人的保证金,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的责任。
2、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违反刑事诉讼法和本规定,对决定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收取保证金后,疏于监督管理,或无故中止对案件的侦查,放纵犯罪嫌疑人,应依照相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若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截留、坐支、挪用或以其他方式侵吞保证金,应依照相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行政处分;若构成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中财产没收的法律规定。财产没收适用于国家安全罪和贪利性犯罪,目的是剥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经济基础。没收范围包括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并需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家属所有或应有的财产不得被没收。判决由人民法院执行,必要时可与公安机关合
刑事案件中证据不足时取保候审的解除情况,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当证据不足以支持对嫌疑人的刑事责任追究时,法院可解除取保候审措施。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需遵守多项规定,如不得离开居住地、及时到案等。若违反规定,可面临没收保证金、限制活动等措施。
被取保候审的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是否可以与同案人员联系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取保候审的人不得与特定人员包括同案人员进行会见或通信。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的确定原则,包括重罪高于轻罪、高收益者高于低收益者以及健康者高于体弱者等原则。
关于瘫痪判刑的罪犯是否能申请保外就医的问题。文中详细介绍了保外就医的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形。同时,也说明了取保候审手续的处理方式,包括申请流程、保证方式等。总之,是否允许瘫痪判刑的罪犯保外就医取决于是否满足相关条件,并按照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