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诈骗罪重犯的刑罚确定,需要根据犯罪情节进行评估。一般情况下,会在原来的量刑基础上加重或从重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1.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于其他相关诈骗罪的刑罚确定,还需根据具体法律规定进行评估。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1. 针对集资诈骗案(刑法第192条),如果个人非法集资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或者单位非法集资数额达到五十万元以上,应予追诉;
2. 针对贷款诈骗案(刑法第193条),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应予追诉;
3. 针对票据诈骗案(刑法第194条第1款),如果个人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五千元以上,或者单位进行金融票据诈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应予追诉;
4. 针对合同诈骗案(刑法第224条),如果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者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应予追诉。
未成年人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具体取决于犯罪情节。若犯罪情节较轻,通常不会被起诉或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可采取取保候审的情形,包括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且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的情况。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将孤儿送到福利院是否构成遗弃罪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只有负有扶养义务的情况下拒绝扶养才可能构成遗弃罪。文章还讨论了遗弃罪的犯罪未遂认定问题,包括如何判断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以及如何区分犯罪未得逞与犯罪中止等。
公务员在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和免予刑事处罚方面的相关规定。其中,免于追究刑事责任包括多种情形,如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等,不承担刑事责任或宣告无罪;免予刑事处罚则是认定犯罪但因情节轻微不判刑罚。对于公务员而言,被免予追究刑事责任或免予刑事处罚不一定意味着
公司破产与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虽然公司申请破产的法定代表人通常不会被判刑,但如果存在违反公司法规定的行为并情节严重,法定代表人需承担刑事责任。债务人若无法清偿债务并有权申请破产,法定代表人如有责任将可能面临限制,三年内禁止担任公司高管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