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如果在五年内再次犯罪,应当被视为累犯,并且应当从重处罚。然而,这一规定不适用于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情况。
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在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上存在区别:
1. 一般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而特殊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如果其中一罪不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就不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累犯。
2. 一般累犯要求前罪和后罪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包括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特殊累犯不受是否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限制。
3. 一般累犯的后一个犯罪行为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五年内,并且犯罪时必须已满十八周岁。而危害国家安全的累犯不论何时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都构成累犯,不受五年期限的限制,但受年龄的限制。这是因为这类犯罪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而做出的特殊规定。
无论是一般累犯还是特殊累犯,都应当从重处罚。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累犯的处罚必须适用较重的刑种或较长的刑期,但不是一律判处法定最高刑,而是根据犯罪行为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来确定。
2. 从重处罚是相对于不构成累犯的情况而言,也就是参照在不构成累犯时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来确定。
因此,超过五年后再次犯罪不属于累犯,除非是特殊累犯,前后罪之间没有时间限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机关信息公开办法的相关内容。该办法旨在加强政务服务,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安全生产信息的权益。规定了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并明确了申请信息公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同时,该办法也涉及到信息公开的监督方式和附则。
我国刑罚中的没收财产制度。没收财产分为附加刑的一种,适用于危害国家安全罪和经济犯罪等。没收财产的范围是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全部,需遵循罪责自负原则,并保留犯罪分子家属必要的生活财产。没收财产与罚金、追缴非法所得等有所不同,是较重的财产刑,适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刑罚规定,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对象、犯罪客观方面的表现等。犯罪客体涉及国家安全和发展以及国家保密制度,犯罪对象是国家秘密。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的行为包括窃取、刺探、收买等,严重情节将受到法律的惩罚。摘要概括了文章的主旨和内容,突出了非法
我国现行国家安全法的颁布时间以及国家安全体系的构成。该安全法于7月1日颁布,涉及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和核安全等多个方面,旨在维护国家各方面的安全状态并保障持续安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