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自首一定会减轻刑罚吗

自首一定会减轻刑罚吗

时间:2023-10-01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431

主动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含义与要求

主动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分子自愿投案并向司法机关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不隐瞒、不伪造。这是认定自动投案的依据,也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

供述的必须是犯罪事实

主动供述的内容必须是犯罪分子所实施的犯罪行为,而不是违法或违反道德的行为。只有涉及犯罪事实的供述才能构成自首。

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犯罪事实

主动供述的内容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己应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包括与他人共同犯罪的事实。如果只供述他人的犯罪事实而不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就不能构成自首。

供述的必须如实

主动供述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地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不得虚构、伪造,也不得避实就虚、避重就轻或推诿塞责。只有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实,才能被认定为自动投案和自首。

自首是否一定会减轻刑罚

自首是指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向司法机关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获得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可能性。其中,犯罪较轻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免除处罚。

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被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判处较轻的刑罚或减轻原本应受的刑罚。然而,对于犯罪性质严重的罪行,即使自首,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果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也可以认定为自首。

然而,如果对自首的犯罪嫌疑人过于宽容,普遍地从宽处罚,可能会产生一些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特别是对于社会危害较大的罪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刑法对从犯的法定概念和分类

    中国刑法中从犯的概念和分类。从犯分为起次要作用的正犯和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对于从犯,我国刑法规定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是基于从犯相对于主犯的危害性较轻的原则。

  • 胁从犯的特征及法律责任

    胁从犯的本质特征、不宜认定的情况、法律责任及其在认定时需注意的问题。协从犯是被他人威胁或诱骗参与犯罪,但不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人。根据刑法规定,对协从犯应减轻或免除处罚。同时需注意区分协从犯与紧急避险的情况,以及在共同犯罪中协从犯的作用可能发生的转化。

  • 在法院审判阶段还可以立功吗

    刑事案件在审判阶段立功的可能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表现出立功行为,法院可以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包括自首和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等。因此,在法院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仍有机会通过立功表现影响自己的刑罚。

  • 帮助犯和从犯的区别

    帮助犯和从犯的定义、角色与区别。帮助犯指在共同犯罪中提供帮助,未直接参与犯罪实行行为的人。从犯则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人,根据其角色和行为可分为多种类型。对于从犯,根据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处罚应从轻、减轻或免除。文中还提到共同犯罪中“一人行

  •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 交通肇事罪的减轻处罚情形
  • 职务侵占投案自首减刑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