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自首 > 亲友扭送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机关行为人是否构成自首

亲友扭送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机关行为人是否构成自首

时间:2024-01-12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471
现实中,根据我国最高法院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主要是为了分化瓦解犯罪分子,鼓励犯罪分子的亲友规劝、陪同误入歧途的犯罪分子投案。如果没有如实地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在公安机关出示确凿的证据后,能不能认定为自首。请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一起阅读下文了解吧。

亲友扭送犯罪嫌疑人到公安机关行为人是否构成自首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被亲友送到公安机关归案,是否构成自首需要考虑其是否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一、被动归案的情形

被动归案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被迫被司法机关或群众送到公安机关归案的情况。根据司法实践,被动归案有三种情形:

  1. 被司法机关缉拿归案的;
  2. 被群众扭送到司法机关归案的;
  3. 被亲友扭送到公安机关归案的。

对于前两种情形,一般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对于被亲友扭送到公安机关归案的情况,存在不同的观点。根据1981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当前处理自首和有关问题具体应用法律的解答》,只要被告人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并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就可以认定为自首。

因此,被告人在被亲友送到公安机关后,只要其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实施,接受司法机关的审查和裁判,就可以认定为自首。

二、案例分析

以被告人王某的案件为例,王某与被害人李某之妻通奸多年。某天,李某回家后发现妻子不在,前往王某家找人,并发生了争吵。王某追打李某并造成轻伤后逃往外地。

后来,王某的亲友发现了他的藏身之处,并将其扭送到某县公安机关。在第一次讯问中,王某否认自己殴打李某,声称是李某自己摔倒受伤的。但在公安机关出示确凿证据后,王某不得不承认了自己殴打李某的犯罪事实。

根据以上情况分析,虽然王某被亲友送到公安机关后可以认定为自动归案,但是否构成自首还需要考虑其是否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由于王某在第一次供述中并没有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而是轻描淡写、推卸责任。只有在公安机关出示确凿证据后,王某才不得不如实供述了殴打李某的犯罪经过。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被亲友送到公安机关的犯罪嫌疑人,只有在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后,才能被认定为自首。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不同情形对犯罪嫌疑人先行拘留,包括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被害人或在场人指认犯罪,发现犯罪证据,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在逃,有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以及身份不明和有流窜作

  •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一旦发现涉嫌诈骗罪的案件,公安机关会立即展开调查并进入刑事侦查阶段,采取相应的刑事强制措施。对于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刑事侦查羁押期限通常不超过两个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特殊情况包括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等

  • 有前科的能不能判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的相关问题。监视居住是一种强制措施,目的是保证侦查、起诉工作的顺利进行。适用情形包括患有严重疾病的人、怀孕或哺乳妇女等。对于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无法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的犯罪嫌疑人,也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并由相关机关

  •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权利

    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的权利,包括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等。辩护律师在案件审查起诉后有权阅卷,了解案件情况并提出意见。但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辩护律师无权阅卷。这些权利有助于辩护律师更好地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支持。

  • 刑事案件中的委托辩护权
  • 逮捕通知书家属未收到的解决方法
  • 职务侵占投案自首减刑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