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立功 > 死缓减刑限制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死缓减刑限制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4-04-23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1761
死缓,是指对应当判处死刑,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缓刑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限制减刑的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的解释,限制减刑是指在重大刑事案件中判定为死缓的情况下,即使后期有减刑的可能,也必须服满一定期限。因此,限制减刑并不是说不可以减刑,而是表示只能减刑一定的时间,不可无限制减刑。

《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对限制减刑的具体规定

根据《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缓期执行期满后根据法律被减为无期徒刑,或者因有重大立功表现被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情况下,应当严格掌握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和减刑幅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既严格限制此类罪犯的减刑条件,使其最低实际执行刑期不少于二十五年,同时又给予其减刑的空间和希望,以激励其遵守监管秩序,认真接受改造。

最高法《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的相关规定

根据最高法《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经过一次或者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十五年,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计入其中。

对于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不服从监管、抗拒改造,尚未构成犯罪的罪犯,在减为无期徒刑后再减刑时应当适当从严,这是根据最高法《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

根据最高法《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减为无期徒刑后,符合减刑条件的,执行五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间隔时间和减刑幅度依照该规定第九条的规定执行。

根据最高法《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十四条的规定,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在减为有期徒刑后再减刑时,一次减刑不超过六个月有期徒刑,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间隔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

最高法《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在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应当明确终身监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我国对于死缓犯并没有规定不得减刑,但可以限制对死缓犯的减刑。通常情况下,对于那些罪刑十分严重的死缓犯,在判决死刑缓期执行两年的同时,会限制对其进行减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 20年徒刑是否存在?

    现行刑法下有期徒刑的相关情况。有期徒刑通常是数罪并罚或死缓、无期徒刑转有期徒刑后的结果。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若能表现出良好行为、立功表现,可获得减刑。有期徒刑的刑期相对较长,但会根据犯罪分子的表现与立功情况有所变动。

  • 无期徒刑减刑后服刑的最低限是多少

    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最低服刑期限。根据刑法修正案(八),无期徒刑减刑后的最低刑期为十三年,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减为无期徒刑的最低刑期为二十五年。无期徒刑与终身监禁不同,前者可以因良好表现而减刑,后者则不会减刑,且罪行更为严重。中国的刑法没有采取不定期刑制

  • 无期徒刑和死缓的区别及刑罚变更

    无期徒刑和死缓的区别及刑罚变更。死缓期间若无故意犯罪,期满减为无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刑罚减为有期徒刑;若故意犯罪,执行死刑。无期徒刑是剥夺终身自由并强制劳动改造,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减刑。死缓两年考验期从生效判决日起算,无期徒刑考验期从入监日起算。

  • 如何将死缓减为无期徒刑
  • 重大立功表现量刑标准的界定
  • 死缓限制减刑最低服刑年限是多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