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同案犯陈某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不负刑事责任,所以张某的协助抓获行为不构成立功。
然而,笔者认为张某的协助抓获行为应当构成立功。以下是理由:
关于立功的具体情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明确规定了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应当纳入立功范围,包括同案犯。根据该条文的具体内容,协助司法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只要达到即可,无需求定罪量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第六条规定,被告人检举揭发或者协助抓获的人的行为即使构成犯罪,但因法定事由不追究刑事责任、不起诉、终止审理的,不影响对被告人立功表现的认定。结合刑事诉讼法,法定事由主要指的是免予追究刑事责任。即使协助抓获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仍然可以构成立功,不需要构成犯罪。虽然不负刑事责任的人不属于免予追究责任的情形,但是其实施行为的危害程度及犯罪外在形式与免予追究责任行为相同,因此认定张某构成立功符合司法解释的规定。
立功制度的目的不仅是为犯罪分子提供从轻或减轻的情节,促使其悔过自新,更有利于发现犯罪、抓捕犯罪分子并使其尽早受到惩罚,有效预防犯罪。
在本案中,被告人张某协助司法机关抓获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案犯陈某,不仅表现出悔过的态度,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查清全部犯罪事实,预防陈某再次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因此,认定张某构成立功符合立功制度的初衷,方便司法实务操作,更重要的是鼓励更多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能够自愿协助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有利于打击和惩罚犯罪行为。
刑事案件辩护人的责任和要求。辩护人的主要职责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其合法权益。辩护人需按照法律程序了解案情、调查和收集证据,尊重客观事实,提出相关证据和辩护意见。辩护时需以事实为
犯罪行为的免除处罚条件,包括情节不构成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特赦令免除刑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对于不构成犯罪或符合免除处罚条件的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
假立功的处罚措施。针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伪造犯罪嫌疑人立功材料造成假立功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相关人员将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徇私枉法罪和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刑罚,最高可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