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的第一个条件是被判处拘役或短期有期徒刑。第二个条件是犯罪分子确实表现出悔罪,法院认为不执行判刑也不会再对社会造成危害。第三个条件是罪犯不是累犯或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刑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判断其是否会再对社会造成危害,从而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关键在于如何准确判断已被判刑的罪犯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或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根据第七条,使用爆炸、投毒、设置电网等危险方法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构成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或非法狩猎罪,并同时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或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的罪行的,将根据较重的处罚规定定罪处罚。
退赃20万元的犯罪行为是否能判缓刑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退赃20万元不能判缓刑。对于诈骗犯罪,根据金额和情节的不同,刑期和处罚也有所不同。其中,对于符合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情形之一或存在特定犯罪行为的,不适用缓刑。
爆炸罪的追诉标准,包括犯罪后果的严重程度和相应的法律处罚。根据规定,犯爆炸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对于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和资助恐怖活动的行为,也规定了相应的立案追诉标准。
正当防卫、犯罪预备、自首等行为的法律处理情况,同时介绍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和行贿罪的相关规定。犯罪者若在犯罪后被认定有罪但可获得减轻或免除处罚。关于缓刑的执行程序,一般由法院宣告后交有关机关执行,具体执行机关因国家司法机关体制和缓刑内容而异。被判
涉黑判刑是否可缓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缓刑。犯罪性质严重、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等情况下不适用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若在考验期内发现应撤销缓刑的情况,将撤销缓刑并执行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