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共产党员如果故意犯罪并被判处主刑(包括宣告缓刑),或者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被开除党籍。
然而,对于共产党员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拘役、管制以及其他轻微的刑罚,并且没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况,根据其犯罪情节和一贯表现,可以考虑不开除党籍,但必须给予党纪处分。
因此,判缓的情况下,是否开除党籍取决于共产党员的犯罪情节和一贯表现。如果犯罪情节严重,或者共产党员的一贯表现不符合党的要求,那么开除党籍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如果犯罪情节较轻,且共产党员的一贯表现良好,那么可以考虑不开除党籍,而是给予党纪处分。
总之,共产党员触犯刑法并受到刑罚处罚时,一般情况下应当被开除党籍。但在判缓的情况下,是否开除党籍要根据犯罪情节和一贯表现来决定。这一决定应当符合《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规定,并且要综合考虑对党员的教育和改造的需要。
关于羁押7个多月是否适用缓刑的问题。适用缓刑的情形主要包括过失犯罪、少年犯、轻微犯罪等,同时需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若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等条件,可以宣告缓刑。缓刑的具体执行方式可能包括禁止从事
司法局在判处犯罪分子缓刑方面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以考虑宣告缓刑,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等。法院也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对犯罪分子进行限制。同时,如果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需执行
酒驾肇事嫌疑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的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包括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等情形。对于醉酒驾驶被认定为危险驾驶罪的嫌疑人,在符合缓刑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以避免被羁押。同时,保证金方式的取保候
醉驾是否可判缓刑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醉驾属于危害驾驶罪,可判拘役和罚金。在一定条件下,法院可以宣告缓刑。适用缓刑的条件包括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等。同时,醉酒驾驶的行政处罚标准是吊销驾照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