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犯人如何能减刑
时间:2024-11-25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但是相应的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的犯罪分子,那么对于现在很多的犯罪行为都会进行相关的处罚,很多人因为犯罪会被抓进去坐牢,但是很多人为了减轻罪行会进行表现很好,以及做很多的公益行为,那么接下来就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进行相关了解。
监狱服刑人员减刑条件及限度
一、减刑对象条件
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的适用对象仅受到刑罚种类的限制,而不受刑期长短和犯罪性质的限制。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如何,只要具备法定的减刑条件,都有资格获得减刑。
二、减刑实质条件
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受刑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体现了刑法设立减刑制度的目的,即通过肯定受刑人已有的改造成绩,激励其继续努力改造,逐步减少甚至消除犯罪人的危险性,使其不再对社会构成威胁。受刑人在刑罚执行期间是否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是评判其人身危险性是否减少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刑法将悔改或立功表现作为减刑的实质条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减刑可分为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情况,下面分别介绍:
1、相对减刑的实质条件
相对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因此,相对减刑有两种实质条件:一是悔改表现,即受刑人通过改造认识到自己以前的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并对此感到愧疚,总想将功补过;二是立功表现,即受刑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保护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舍生忘死。悔改和立功通常是相通的,但并不要求同时具备,具备其中之一就可以减刑。
2、绝对减刑的实质条件
绝对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受刑人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重大立功表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间发现他人正在进行重大犯罪活动并加以制止。
- 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间发现他人在监狱内进行重大犯罪活动并告发,或者获知他人在监狱外有重大犯罪活动的线索并揭发。
- 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间认真钻研科学技术,并做出发明创造或重要技术革新。
-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即犯罪人在他人的人身遭受严重危险的情况下,奋不顾身,抢救他人。
-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即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的关键时刻,受刑人积极投入救灾抢险,表现突出。
-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这是一个空白规定,以容纳前五项所未能包括之事项。只有与前五项情形相当者,才能视为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而应当减刑。
三、减刑限度条件
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 维护原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减刑是在肯定和承认原判刑罚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受刑人的悔改或立功表现对刑罚进行变更。因此,减刑与改判不同,必须维持原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以保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 报应因素。原判刑罚是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裁量的结果,体现了刑罚的报应性。只有刑罚执行一定的期限,才能实现刑罚的报应性。因此,减刑的限度表明报应性对行刑活动的制约。
- 威慑因素。刑罚的一般预防和个别预防具有统一性,但在不同的刑事法律阶段有所侧重。在行刑阶段,应重点考虑个别预防,根据受刑人的人身危险性消减及时调整刑罚。同时,不能完全忽视一般预防,如果减刑没有限度,将降低刑罚的威慑力,减弱一般预防效果。因此,设置减刑限度条件是必要的。根据我国刑法第78条第2款的规定,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1/2,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期限不得少于10年。除无期徒刑外,其他刑罚采用比例制,即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1/2。减刑限度的比例制体现了刑罚的公正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
无期徒刑的执行和改造过程。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需在监狱等机构执行刑罚,并参加劳动、接受教育改造。符合一定条件的犯罪分子可获得减刑或假释,但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这一规定。
-
刑事案件判刑五年如何减刑
刑事案件判刑五年的减刑流程和规定。执行机关需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交减刑建议书,并组成合议庭审理。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的减刑案件由服刑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减刑申请需经过法定程序,包括审查材料、审理和裁定等。减刑裁定需及时送达给相关机关和罪犯本人。人民
-
刑法修正案(八)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和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进行了修改
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无期徒刑减刑期限、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以及假释条件的修改。无期徒刑减刑期限延长至不少于十三年;限制减刑的死缓罪犯刑罚期限也有明确规定,如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刑罚期限不能少于二十五年;假释条件相应修改,
-
公安办案是否构成立功行为
立功表现的定义和法定条件,公安办案不构成立功行为。立功表现包括服刑罪犯的积极行为,如揭发犯罪、制止犯罪活动、生产科研创新等,可作为减刑或行政性奖励的依据。目的是鼓励罪犯积极改造,回归社会。
-
未执行财产刑是否影响减刑的问题
-
精神病在牢里如何减刑
-
职务侵占投案自首减刑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