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犯人如何能减刑
时间:2024-11-25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但是相应的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的犯罪分子,那么对于现在很多的犯罪行为都会进行相关的处罚,很多人因为犯罪会被抓进去坐牢,但是很多人为了减轻罪行会进行表现很好,以及做很多的公益行为,那么接下来就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进行相关了解。
监狱服刑人员减刑条件及限度
一、减刑对象条件
减刑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减刑的适用对象仅受到刑罚种类的限制,而不受刑期长短和犯罪性质的限制。只要是被判处上述四种刑罚之一的犯罪分子,无论其犯罪行为的性质如何,只要具备法定的减刑条件,都有资格获得减刑。
二、减刑实质条件
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受刑人在刑罚执行过程中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这体现了刑法设立减刑制度的目的,即通过肯定受刑人已有的改造成绩,激励其继续努力改造,逐步减少甚至消除犯罪人的危险性,使其不再对社会构成威胁。受刑人在刑罚执行期间是否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是评判其人身危险性是否减少的重要标志。因此,我国刑法将悔改或立功表现作为减刑的实质条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减刑可分为可以减刑和应当减刑两种情况,下面分别介绍:
1、相对减刑的实质条件
相对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立功表现。因此,相对减刑有两种实质条件:一是悔改表现,即受刑人通过改造认识到自己以前的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并对此感到愧疚,总想将功补过;二是立功表现,即受刑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保护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舍生忘死。悔改和立功通常是相通的,但并不要求同时具备,具备其中之一就可以减刑。
2、绝对减刑的实质条件
绝对减刑的实质条件是指在刑罚执行期间,受刑人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根据刑法第78条的规定,重大立功表现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间发现他人正在进行重大犯罪活动并加以制止。
- 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间发现他人在监狱内进行重大犯罪活动并告发,或者获知他人在监狱外有重大犯罪活动的线索并揭发。
- 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即受刑人在服刑期间认真钻研科学技术,并做出发明创造或重要技术革新。
-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即犯罪人在他人的人身遭受严重危险的情况下,奋不顾身,抢救他人。
-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即在抗御自然灾害或排除重大事故的关键时刻,受刑人积极投入救灾抢险,表现突出。
-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这是一个空白规定,以容纳前五项所未能包括之事项。只有与前五项情形相当者,才能视为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而应当减刑。
三、减刑限度条件
减刑必须有一定的限度,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 维护原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减刑是在肯定和承认原判刑罚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根据受刑人的悔改或立功表现对刑罚进行变更。因此,减刑与改判不同,必须维持原判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以保持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 报应因素。原判刑罚是根据犯罪事实和情节裁量的结果,体现了刑罚的报应性。只有刑罚执行一定的期限,才能实现刑罚的报应性。因此,减刑的限度表明报应性对行刑活动的制约。
- 威慑因素。刑罚的一般预防和个别预防具有统一性,但在不同的刑事法律阶段有所侧重。在行刑阶段,应重点考虑个别预防,根据受刑人的人身危险性消减及时调整刑罚。同时,不能完全忽视一般预防,如果减刑没有限度,将降低刑罚的威慑力,减弱一般预防效果。因此,设置减刑限度条件是必要的。根据我国刑法第78条第2款的规定,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1/2,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期限不得少于10年。除无期徒刑外,其他刑罚采用比例制,即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原判刑期的1/2。减刑限度的比例制体现了刑罚的公正性。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某银行原董事长被判死缓,是否可以减刑
某银行原董事长被判死缓是否可以减刑的问题。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减刑。死缓是指在判处死刑后缓期执行,根据犯罪情节和表现可以进行减刑,但贪污罪的犯罪分子不在此列。如果犯贪污罪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并具备特定
-
重构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
监狱减刑和假释的提请程序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目前程序缺少权力制衡,不符合公诉权启动审判权的理论。建议重构减刑假释程序,由检察机关统一行使减刑假释的提请权,将审理方式改为个案审理和公开开庭审理,并赋予罪犯相应的权利。法院裁定应送达检察院并接受其监督,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期徒刑制度。有期徒刑是剥夺犯罪人一定期限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根据刑法规定,刑期有限制且可折抵刑期。犯罪分子在监狱等场所执行刑罚,也可因表现良好而减刑。香港和澳门的有期徒刑制度也各有特点,但都明确了各项罪行的监禁上限和下限。
-
防卫过当杀了人会判死刑吗
防卫过当是否会导致死刑判决的问题。根据《刑法》规定,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权益而采取的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而防卫过当则指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防卫过当的情况,一般不会判
-
如何对新罪和漏罪进行追诉
-
减刑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罪犯会见亲属和监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