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假释是由谁提出的

假释是由谁提出的

时间:2023-12-15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842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假释是对服刑的犯罪分子提前释放的一种制度,服刑人员想获得假释的,就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有立功表现,在服刑期间真诚悔罪等,那么假释是由谁提出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假释的提出者

依据监狱法规定,假释的提出者是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的规定,假释是由服刑人员所在监狱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议的,由人民法院进行审核裁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监狱应根据考核结果向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审核裁定,对于案情复杂或情况特殊的情况,审核裁定的期限可以延长一个月。假释裁定的副本应抄送给人民检察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法院裁定假释,监狱应按期假释并发给假释证明书。

对于被假释的罪犯,根据法律规定将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如果被假释的罪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且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社区矫正机构应向人民法院提出撤销假释的建议。人民法院应在收到撤销假释建议书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审核裁定。如果人民法院裁定撤销假释,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收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假释制度的定义和条件

    假释制度的相关内容。假释是一种刑罚执行制度,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必须附加条件,且累犯和因暴力犯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不得享受假释。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和实质条件包括执行一定时间的刑罚、表现悔改态度等。假释考验期限根据刑期不同而有所

  • 行贿数额大小判刑

    不同数额的贪污或受贿行为的判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贪污或受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在30万以上和更多的都属于犯罪金额较大情形。刑期视金额大小而定,并可能伴随罚金或没收财产。特别严重的犯罪可被判处死刑或死刑缓期执行,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建立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建立该制度有助于国家掌握犯罪信息,制定和调整刑事政策,维护社会秩序,并保障犯罪人员的合法权益。我国在这方面已有所进展,但仍需按照基本要求逐步推进,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框架内工

  • 无期徒刑的假释条件和限制

    无期徒刑假释的相关条件和限制。法律依据上,犯罪分子需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的刑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并表现悔改态度等才能申请假释,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不受执行刑期限制。假释条件包括实际执行时间、监规遵守情况、悔改态度和是否再犯罪等。累犯及严重暴力犯罪不

  • 重构减刑、假释的提请程序
  • 社区矫正对象失去联系的处理方式及其法律依据
  • 社区矫正适用对象的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