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情况下,以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的情况下,如果他们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悔改且不再危害社会,那么他们可以获得假释。然而,对于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不得假释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所述的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存在特殊需求的情况。根据该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中的一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也是不得假释的。
1、假释是指使犯罪分子提前回到社会的一种方式,因此,必须附加一定的条件:
(1)适用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然而,对于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不得假释的。
(2)适用假释的刑期条件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实际执行十年以上,才可以适用假释。然而,如果存在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这里的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国防、外交、民族、宗教等方面存在特殊需求的情况。
(3)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是,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确实悔改且不再危害社会。
2、假释的程序与减刑相同,同时,刑法也明确规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进行假释。
3、假释的考验期限是,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完的刑期,而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假释犯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时,必须经监督机关批准。
无期徒刑的起算时间、刑期计算规定及其相关特点与争议。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羁押的日期不折抵刑期。不同国家对于无期徒刑的存废存在争议。在中国刑法中,无期徒刑可减为有期徒刑,甚至可假释。无期徒刑与不定期刑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刑法未采用不定期刑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监狱机关执行国家刑罚的程序和职责,包括收监、减刑、假释等方面的内容。监狱负责监管和改造罪犯,对交付执行的罪犯进行身体检查,并严格检查其人身和携带物品。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刑,符合法律条件可以申请假释。整个刑罚执行过程遵循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公正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