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监狱一年有几个假释名额

监狱一年有几个假释名额

时间:2024-06-13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899
我国的法律是保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会严厉惩罚犯罪分子,刑事案件就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处罚,但是随着法律的不断发展趋于人性化发展,因此就会有保释的机会,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监狱假释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假释数量及比例低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目前监狱中的假释数量和比例都非常低。以241,794名在押犯为例,假释名额仅占其中的1%。而辽宁省在1996年至1999年期间的假释比例分别为0.67%、0.8%、0.6%、0.8%。可以看出,假释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假释制度的初衷

假释制度的初衷是激励罪犯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罪犯渴望获得假释,然而由于假释条件过于严格,假释率过低,导致罪犯望而却步,影响了他们改造的信心和决心。

对监狱的影响

低假释率给本来经济负担沉重的监狱雪上加霜。大量本可以假释但未能假释的犯人,特别是老年、身体弱、病残以及丧失劳动能力的犯人,只能在监狱中“坐吃闲饭”。加之昂贵的医疗费用,使原本经费紧张的监狱不堪重负。

相关法规

假释条件

根据相关法规,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且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申请假释。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执行刑期限制。特殊情况指的是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不得假释的犯罪分子

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考虑假释后对社区的影响

在决定假释罪犯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根据修正案第十六条的规定,高院关于假释的规定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严格掌握执行标准,除了符合刑法规定的标准外,还可适用假释的情况包括:1. 对犯罪时未成年的罪犯的减刑、假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适度放宽,只要符合刑法规定即可假释;2. 对老年和身体有残疾(不含自伤自残)罪犯的减刑、假释,应当主要注重悔罪的实际表现。除刑法规定不适用假释的犯罪外,只要有悔罪表现,丧失作案能力或者生活不能自理,且假释后确有着落,老残犯可以依法予以假释;3. 对死刑缓期执行罪犯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只要符合刑法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可以假释;4. 获得假释的罪犯,除特殊情形外,一般不得减刑,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5. 罪犯减刑后又获假释的时间间隔一般为一年,对一次减二年或者三年有期徒刑后又适用假释的,其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二年;6. 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假释,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起始时间,应当从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之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期徒刑的起算时间及刑期计算规定

    无期徒刑的起算时间、刑期计算规定及其相关特点与争议。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羁押的日期不折抵刑期。不同国家对于无期徒刑的存废存在争议。在中国刑法中,无期徒刑可减为有期徒刑,甚至可假释。无期徒刑与不定期刑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刑法未采用不定期刑

  •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的解读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 刑罚执行的程序和职责

    监狱机关执行国家刑罚的程序和职责,包括收监、减刑、假释等方面的内容。监狱负责监管和改造罪犯,对交付执行的罪犯进行身体检查,并严格检查其人身和携带物品。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刑,符合法律条件可以申请假释。整个刑罚执行过程遵循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公正

  •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

  • 暂予监外执行的考验期间规定
  • 如何正确理解终身监禁
  • 刑罚罚金的标准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