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假释是指什么

假释是指什么

时间:2023-11-27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916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需要到监狱进行服刑的,有劳动能力的,要接受劳动的改造,而服刑结束后就可能释放,而释放有刑法释放和假释两种,那么假释是指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什么是假释制度

假释制度是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

假释的意义

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通过正确地使用假释,可以将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从而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其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假释的条件

法定的对象

并非所有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拘役和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故意伤害罪除外)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法定的实质条件

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关键条件是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犯罪分子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方可认为其“确有悔改表现”:认罪伏法;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除符合刑法第81条规定的情形外,还应综合考虑犯罪的具体情节、原判刑罚情况,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中的一贯表现,犯罪的年龄、身体状况、性格特征,假释后生活来源以及监管条件等因素。

此外,根据有关司法解释,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还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未成年犯的假释标准可以比照成年犯适度放宽,以贯彻对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第二、对罪行严重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罪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主犯、惯犯不适用假释。

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

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为了使假释制度的运用具有必要的灵活性,《刑法》第81条还规定,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特殊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1. 罪犯在服刑期间有重大发明创造或突出的立功表现。

2. 罪犯已经基本丧失活动能力,并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危害社会。

3. 罪犯具备专门技能,有关单位急需使用。

4. 罪犯家庭有特殊困难,需本人照顾,请求假释的,需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证明。但对犯罪集团的首犯、惯犯和罪行特别严重的罪犯不适用。

5. 为了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犯罪时未成年,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的。

6. 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对某些具有外国国籍或不属于大陆籍的罪犯而适用假释。

7. 其他特殊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期徒刑的起算时间及刑期计算规定

    无期徒刑的起算时间、刑期计算规定及其相关特点与争议。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羁押的日期不折抵刑期。不同国家对于无期徒刑的存废存在争议。在中国刑法中,无期徒刑可减为有期徒刑,甚至可假释。无期徒刑与不定期刑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刑法未采用不定期刑

  •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的解读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 刑罚执行的程序和职责

    监狱机关执行国家刑罚的程序和职责,包括收监、减刑、假释等方面的内容。监狱负责监管和改造罪犯,对交付执行的罪犯进行身体检查,并严格检查其人身和携带物品。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刑,符合法律条件可以申请假释。整个刑罚执行过程遵循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公正

  •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

  • 暂予监外执行的考验期间规定
  • 如何正确理解终身监禁
  • 刑罚罚金的标准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