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运用 > 假释 > 假释期间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假释期间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时间:2024-04-0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2926
无论是适用缓刑还是假释,对犯罪分子都会有一个考验期,而在这个考验期内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的规定,否则的话可能撤销缓刑或假释。那么,法律上对于假释期间有哪些规定需要遵守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假释期间遵守的规定

根据假释制度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管理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并服从监督机关的管理和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需要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定期向监督机关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包括居住地、工作情况等。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期间需要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不得违反规定进行会见和交往。

4、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需要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必须事先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假释考验期再犯罪的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将会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并继续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将会撤销假释,并根据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另外,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如果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情况,也将会撤销假释,并根据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假释考验期的时长

假释考验期是指对符合假释法定条件的犯罪分子附条件的提前释放,在刑期执行完毕之前对获得假释的罪犯进行一定期限的考察。根据刑法第八十三条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未执行完毕的刑期,而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为十年。假释考验期从假释宣告之日起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肯定低于总刑期的二分之一。

假释考验期的监督

在假释考验期内,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将会接受公安机关的监督。监督机关对获得假释的罪犯进行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1、判决宣告以前是否有未判决的漏罪

在假释考验期内,监督机关需要确认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是否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情况。

2、是否有再犯新罪

监督机关需要观察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是否再次犯罪。

3、是否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机关规定的行为

监督机关还需要关注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是否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机关规定的行为。

如果在假释考验期内没有上述三种情况,考验期满后,将会宣告刑罚执行完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

    附加刑对减刑的影响,以及监狱在执行减刑、假释过程中的流程和细节。监狱在考虑对罪犯进行减刑或假释时,必须遵守一系列程序,包括分监区警察会议、监区长办公会审核、刑罚执行部门审查、减刑假释评审委员会评审等。最终,监狱长办公会审议决定减刑假释的建议,并由法院

  •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死缓能减为有期徒刑吗

    哪些罪犯不适用缓刑和死缓能否减为有期徒刑的问题。对于未成年、老年和身体有残疾的罪犯,符合一定条件可以适用假释。死缓减为有期徒刑后,符合条件的罪犯也可以假释。但假释的罪犯一般不得减刑,假释考验期也不能缩短。同时,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方可考虑假释。

  • 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

    中国假释的法律条件和程序。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有悔改表现。犯罪分子需执行一部分刑罚后,方可适用假释,且需满足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司法程

  • 假释的法律条件

    假释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于犯罪分子适用的法律条件。假释的对象需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遵守监狱规定、接受教育改造并表现出悔改态度。同时,需要已执行一部分刑罚,并符合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对于累犯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有期徒刑或无期

  • 假释期间遵守的规定有哪些
  • 什么情况下应撤销假释申请书
  • 假释期间犯罪需遵守哪些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