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况下才可以适用假释
时间:2025-01-04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审判监督程序:是指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依法重新审判的一种特殊诉讼程序。
适用假释的对象条件
假释适用范围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假释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不适用假释的情况
然而,以下情况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 累犯
- 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相关法律规定
刑事诉讼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人民法院有义务保证被告人获得辩护。
- 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 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陪审的制度。
-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 对于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 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的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
- 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 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外国人犯罪的处理
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本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我国司法机关和外国司法机关可以相互请求刑事司法协助。
刑事案件的管辖
侦查权和立案权
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贪污贿赂犯罪、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报复陷害、非法搜查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以及侵犯公民民主权利的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自诉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人民法院的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普通刑事案件,但依照本法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的除外。
-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
-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全省(自治区、直辖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性的重大刑事案件。
- 上级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下级人民法院认为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可以请求移送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
-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 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 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
专门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辖
专门人民法院案件的管辖另行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无期徒刑的起算时间及刑期计算规定
无期徒刑的起算时间、刑期计算规定及其相关特点与争议。无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宣判之日起计算,羁押的日期不折抵刑期。不同国家对于无期徒刑的存废存在争议。在中国刑法中,无期徒刑可减为有期徒刑,甚至可假释。无期徒刑与不定期刑是不同的概念,中国刑法未采用不定期刑
-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的解读
终身监禁的减刑假释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终身监禁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被减为无期徒刑的裁定中,不得再进行减刑或假释。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终身监禁,包括绝对终身监禁、裁量终身监禁和无假释终身监禁,并阐述了终身监禁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
刑罚执行的程序和职责
监狱机关执行国家刑罚的程序和职责,包括收监、减刑、假释等方面的内容。监狱负责监管和改造罪犯,对交付执行的罪犯进行身体检查,并严格检查其人身和携带物品。罪犯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可以减刑,符合法律条件可以申请假释。整个刑罚执行过程遵循严格的程序,以确保公正
-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假释条件,包括刑期限制、悔改表现、再犯罪风险以及特殊情况等。同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刑事立法对数罪并罚的规定,包括综合数罪、酌情定刑的吸收原则、限制加重原则和合并原则等。
-
暂予监外执行的考验期间规定
-
如何正确理解终身监禁
-
刑罚罚金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