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可以起诉业务员吗
时间:2024-06-30 浏览:16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业务员的起诉问题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业务员,如果涉嫌犯罪,检察机关在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是可以对其提起起诉的。
《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根据《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条,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资金提供帮助,并从中获得代理费、好处费、返点费、佣金、提成等费用的行为,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能够及时退缴上述费用的情况,可以从轻处罚;对于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以犯罪处理。
集资金额的构成
根据规定,个人集资金额需要达到10万元以上,单位集资金额需要达到50万元以上,才能构成非法集资罪。此外,确定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罪还需要考虑其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具体而言,以下行为可被认定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1. 募集人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导致集资款无法返还;2. 募集人肆意挥霍集资款,导致集资款无法返还;3. 募集人携带集资款逃匿;4. 募集人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5. 募集人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逃避返还资金;6. 募集人隐匿、销毁账目,或者进行假破产、假倒闭,逃避返还资金;7. 募集人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8. 其他可以认定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因此,根据以上法律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业务员如果涉嫌犯罪,检察机关在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是可以对其提起起诉的。同时,个人集资金额需达到10万元以上,单位集资金额需达到50万元以上,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行为才能构成非法集资罪。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判定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行为
如何判定企业是否存在非法集资行为。文章介绍了最高人民法院对于非法集资的规定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四个条件,阐述了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和危害。通过了解这些内容,可以更加明确如何判断企业的集资行为是否合法,以避免遭受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其他犯罪的区分
赌博行为的认定及其与诈骗和抢劫等犯罪的区分。赌博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主要在于主观上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客观上是否具有聚众赌博等行为。对于赌博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规定,不同情况会有不同的处罚。同时,文章也详细阐述了赌博罪与诈骗罪和抢劫罪的具体区分和定罪情
-
诈骗未达到立案标准是否构成刑事责任
诈骗未达到立案标准是否构成刑事责任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时,不会追究刑事责任,但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文章还详细解释了网络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从犯的刑罚确定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从犯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中的刑罚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可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文章还介绍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客观、主体和主观要件。
-
电信诈骗的追回问题
-
中小企业常见融资中的刑事法律风险
-
刑民交叉的理解与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