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单位与个人犯诈骗罪的区别

单位与个人犯诈骗罪的区别

时间:2024-08-08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197

单位与个人犯诈骗罪的区别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单位一般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而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通常不包括单位。

一、诈骗罪的构造要件

诈骗罪的构造要件包括:

  1. 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
  2. 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
  3. 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
  4. 行为人取得财产。
  5. 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诈骗罪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不包括骗取其他非法利益,也不包括贷款诈骗罪,因为贷款诈骗罪已在刑法第193条中有特别规定。

二、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集资诈骗的区别

个人犯罪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实施的犯罪。个人犯罪主要包括:

  1. 已满14周岁但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等犯罪行为。
  2. 已满16周岁的人实施的犯罪行为。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要正确把握单位犯罪,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包括非法人团体。
  2. 犯罪意志必须由单位的决策机构产生,并指挥单位实施犯罪行为。
  3. 实施犯罪行为产生的非法利益归单位所有。
  4. 实施单位犯罪往往以单位的名义实施。
  5. 犯罪行为必须在单位成员的职务活动范围内,或者与单位的业务活动相关。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在构成要件和主体身份上存在明显的区别,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和鉴别。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 诈骗罪夫妻唯一住房会没收吗

    诈骗罪中夫妻唯一住房是否会没收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房屋是合法财产,则不会被没收,但如果房屋是诈骗所得且非生活必需品,则可能会被没收。文章还讨论了被诈骗的钱能否追回的问题,指出需要综合考虑追回可能性、积极配合警方以及追缴赃款的归属等方面。

  • 单位犯罪的认定及其特征是什么

    所谓单位犯罪就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所犯的罪,系个人犯罪的对称。此种观点认识到了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也揭示了单位犯罪的主体范围,但它实际上是对刑法条文的一种片面理解,由此推之,单位犯罪即单位所犯的罪,这又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单位

  • 单位与个人犯诈骗罪的区别

    对于诈骗罪,刑法未规定单位犯罪,单位一般不属于普通诈骗罪的犯罪主体, 一般普通的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不包括单位的。

  • 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
  •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
  • 单位犯罪的认定及其特征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