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破坏经济秩序罪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巨大是多少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巨大是多少

时间:2024-07-23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303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巨大标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数额巨大标准如下: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 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1. 数额在500万元以上。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

1. 对象达到100人以上。

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

1. 对象达到500人以上。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1. 数额在50万元以上。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该罪行往往通过提高利率或其他手段,将大量资金聚集在个人或单位手中,导致大量闲散资金流失。行为人任意提高利率,从而在吸收存款方面形成不正当竞争。这种行为破坏了利率的统一,影响了币值的稳定,严重扰乱了国家的金融秩序。

立案标准

对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是否立案侦查,需要满足以下三种情形之一: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数额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

2. 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户数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户数达到30户以上。

2. 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户数达到150户以上。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1.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

2. 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其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诈骗行为包括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最终导致财产损害。

  • 诈骗罪夫妻唯一住房会没收吗

    诈骗罪中夫妻唯一住房是否会没收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房屋是合法财产,则不会被没收,但如果房屋是诈骗所得且非生活必需品,则可能会被没收。文章还讨论了被诈骗的钱能否追回的问题,指出需要综合考虑追回可能性、积极配合警方以及追缴赃款的归属等方面。

  •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是怎么的

    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以及非法集资的法律规定。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原则包括严控各种形式的非法集资、以防为主、早发现早处理、多方面治理和稳健应对。非法集资犯罪判决结果取决于具体触犯的罪状,如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集资数额越大,判决越重。

  • 涉嫌非法集资罪怎么判

    涉嫌非法集资罪的判决标准和相关法律规定。非法集资根据金额大小和相关情节,判刑从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到无期徒刑不等,并可能面临罚款或没收财产。非法集资还可能被判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当非法集资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涉及一定金额或人数时,应依法追诉。

  • 非法集资犯罪如何认定
  • 受到蒙骗进行非法集资是犯罪吗
  • 非法集资怎么判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