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侵犯人身民主权利罪 > 收留流浪儿童不听话出卖是否构成拐卖儿童罪

收留流浪儿童不听话出卖是否构成拐卖儿童罪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4360

收留流浪儿童不听话出卖是否构成拐卖儿童罪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收留流浪儿童后如果不听话将其出卖的,一般是会构成拐卖儿童罪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条 【拐卖妇女、儿童罪】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绑架妇女、儿童的;

(六)以出卖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

(七)造成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或者其亲属重伤、死亡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将妇女、儿童卖往境外的。

拐卖妇女、儿童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

偷走小孩构成盗窃罪吗

依据规定,偷走小孩通常不构成盗窃罪,但可以根据行为人的不同目的构成以下罪名:

1、以出卖为目的偷小孩,一般构成拐卖儿童罪。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六款,如果是怀着出卖该小孩的目的去偷盗婴幼儿的,则应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处罚。

此时偷盗小孩只是拐卖儿童的行为之一,同样是侵犯了孩子的人身自由,导致孩子离开父母,而偷盗婴幼儿更是比拐卖有独立意识的孩童更加行为恶劣,因此行为人受到的刑法处罚也会更重。

2、以抚养为目的偷小孩,一般构成拐骗儿童罪。

其次,依据相关司法解释,若仅仅以抚养为目的,从而偷盗婴幼儿的,以拐骗儿童罪定罪处罚。此时偷盗小孩也只是拐骗儿童罪的方式而已,想要把该小孩偷回家自己抚养或者让亲人帮忙抚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一开始是为了抚养而偷走小孩,但是抚养一会后又将小孩出卖了,行为人也会其后续的出卖行为而从拐骗儿童罪转化为拐卖儿童罪来定罪处罚。

3、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一般构成绑架罪。

再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第三款规定,如果以勒索财物为目的而偷盗婴幼儿的,依照绑架罪定罪处罚;如果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走婴幼儿后又将其重伤或者致死的,行为人会受到更加严厉的刑法处罚。

因为婴幼儿虽然只是个小孩,但是偷走该无独立意识的孩子与绑架一般的正常人程度相当,因此在同时符合构成绑架罪其他要件时,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走小孩的,一般会构成绑架罪。构成绑架罪要件如下:

(1)行为人实施了偷盗行为,将小孩置于实力支配之下;

(2)侵犯了小孩的人身安全和自由;

(3)行为人已满16周岁,是具有辨认控制能力的自然人;

(4)行为人是故意的,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绑架之后杀人的法律定性

    我国刑法中关于绑架后杀害被绑架者的法律定性。绑架并杀害被绑架者构成绑架罪,且属于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的情形,犯罪分子将被判处死刑。文章还介绍了绑架罪与非法拘禁逼取债务的区别,包括侵犯的客体、犯罪目的和侵害对象等方面的不同。

  •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

    非法拘禁罪致人轻伤的定罪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非法拘禁并造成受害人轻伤,需进行民事赔偿并受到相应刑事处罚。文章还详述了不同情形下非法拘禁的处罚标准,如涉及重伤或死亡等情况。此外,文章提及了非法拘禁的立案程序及立案标准,如持续时间、

  • 故意伤害罪的追诉时效

    故意伤害罪追诉时效的相关规定。依据刑法,追诉标准按法定最高刑确定,不同刑罚有不同追诉期限。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五年;更高刑期则对应更长的追诉期限。追诉期限可因案件立案后被告逃避侦查或审判、被害人提出控告而未立案等情况而延长。

  • 杀子的处罚方式

    杀害亲生儿子的行为应当受到的法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故意杀人罪的行为可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情况,如防卫过当、义愤杀人等,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文章还详细阐述了故意杀人罪的定义和性质。

  • 聚众斗殴至对方轻伤的定罪标准
  • 遗弃失能老人的法律后果
  • 投毒致死的刑事责任及量刑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