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保险法规定,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所承担的赔偿责任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各保险人的赔偿责任应按照其保险金额与所有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来确定。
根据笔者与许多投保消费者的交流,现今的消费者在投保前更加成熟理智,对于投保最关心的问题也能够明确地提出。以下是一些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供业内人士参考。
消费者不再随意选择保险机构,而是更加注重选择合适的保险机构。他们关心保险公司的总资产和风险准备金的规模,是否有量化的赔付情况标准,提供的服务承诺是什么。他们甚至关注保险宣传口号的层次、内涵和新意,以及保险公司在市场中的份额和赔付率等。这种关注让保险公司感受到了压力,他们面临着一种真正面对上帝的感觉。
消费者询问的问题非常具体,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例如,在家财险中是否包括地震责任,房屋保险和家财保险之间的关系,重复出险是否可以重复赔偿,如何剔除有效保额,私人机动车是否享受安全无事故优待等。这些问题显示出消费者对于费率并不太关心,而更关注是否能够获得全面、及时的保障。他们不赞同那些只讲道理而没有实际运作办法的险种宣传。这些表现出了消费者保险意识的提高和心理的成熟。
消费者对于现有的保险服务状况并不太满意。他们将保险与银行进行比较,发现存在几个差距。首先,保险机构数量太少,一个市区只有一个保险公司,且只有一个窗口办理业务,消费者对代办员的信任度不高,网点不足。其次,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很少有人了解如何投保和索赔。第三,险种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保险事业的发展表示理解并给予了关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57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应尽力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或减少损失。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为防止或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合理费用由保险人承担。保险人所承担的费用在保险标的损失赔偿金额以外另行计算,但最高不超过保险金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58条规定,如果保险标的发生部分损失,自保险人赔偿之日起三十日内,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险人也可以解除合同,但应提前十五日通知投保人。合同解除后,保险人应根据合同约定扣除自保险责任开始之日起至合同解除之日止应收的部分后,退还投保人保险标的未受损失部分的保险费。
保险合同变更的相关法律规定。在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可进行必要的变更,分为保险合同主体的变更和保险合同其他记载事项的变更。变更保险合同应当采用法定形式,经过法律程序实施,可采用批注或附贴批单、书面协议等方式进行。
保险合同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包括保险合同的双务性质、射幸性质、标准附合性质和要式性质等法律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设立、变更或终止保险法律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经济交换和法律关系的双重属性。文章还对保险合同的形式和订立方式进行了介绍。
临时工工伤期间是否有工资待遇问题,指出临时工只要符合工伤条件就应享有工伤待遇和工资。同时,文章介绍了工伤保险的定义和作用,包括为劳动者提供医疗救治和生活保障等帮助。还提到了工伤后的等级鉴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费的缴纳规定。
专业化病虫害防治服务组织的工伤保险义务,包括参加工伤保险、缴纳保险费、鼓励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和配备防护用品等。同时,也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征,包括承包主体的分类、权利标的、使用与收益权、适用范围和期限限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