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土地承包 > 其它承包知识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时间:2024-11-1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29

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

一、物权说

大多数学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用益物权性质的民事权利,具有以下特点:

1. 承包经营权表现为对土地等物的直接支配的权利。承包人基于承包合同而实际占有、控制、使用土地,对土地行使直接支配的权利。

2. 承包经营权具有排他性。集体组织在与农民签订承包合同时,不能就同一标的设定两个承包权,承包人对于其承包标的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自主地行使使用和收益的权利,排除任何人的非法干涉。

3. 承包经营权具有优先性、追及性。承包合同都是有期限的,期满后,再次签订承包合同时原承包人在相同条件下享有优先权。承包人根据合同占有承包标的后,任何人都不得妨碍其权利的行使,不管承包的土地被谁占有,承包人都有追索权。

4. 《民法通则》将承包经营权规定为“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而不是规定在债权部分,至少说明立法原意也是把它排除在债权之外的。

5. 承包经营权是根据承包合同设定的,但并不能据此认定承包经营权为债权。物权和合同并非互相排斥,相反合同往往是物权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承包经营关系中,承包人根据合同请求集体将土地交由自己承包经营的权利是一种债权,而承包人依据合同直接对土地承包经营的权利则是物权,是对物的直接支配权,可以对抗任何人。

学者们还从革除实践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病出发,认为应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界定为物权农业生产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周期性需要经营者作长期投入,而长期投入的决定性因素是土地使用关系的长期稳定及土地使用权利的自主流转,而这只能在土地经营权物权化的基础上才能统一起来,中国的第二轮土地承包与第一轮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非常强调稳定土地使用关系的稳定突出“30年不变,及对土地的频繁调”透过30年不变的制度安排;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以促使农民增加对土地的长期投入,避免掠夺式经营,实现农村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一方面可以控制农村人口的出生率,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土地承包权的自主流转,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克服土地均包模式所导致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土地规模狭小的弊端,同时也杜绝乡村级干部在土地调整中的侵权行为。只有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才有利于维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才有利于农用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才有利于农用土地的合理利用。

二、债权说

近年来,有观点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为债权,其主要理由如下:

1. 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连带性上看,土地承包经营权连带于联产承包,不是一个独立的物权。因此,联产承包合同关系是发包人与承包人之间的内部关系,承包人对土地的支配力受到发包人的限制。

2. 从承包人与土地所有者的关系上看,土地承包经营权只对人有效,没有对物的效力。

3. 从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的条件来看,承包人不能自主转让承包权,而须经发包人同意,这种转让方式完全是普通债权的转让方式。

4.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土地所有权可以设定不同的权属结构,这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存在争议。

5. 在土地转包关系中,转包人取得的权利也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若该权利性质为物权,则违背了一般物权法原则。

三、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性质分析

1. 物权说和债权说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的两种不同观点,表明了中国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现行规范的冲突。《民法通则》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定为“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则土地承包经营权性质为物权。

2. 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行的十多年中,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具备了由债权向物权转化的物质条件。然而,在生活实践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多地具有债权属性,对土地承包人极为不利。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物权。

3. 物权和债权说的不同见解反映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现行规范的冲突。《民法通则》第80条第2款和《农业法》第12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系基于合同约定而产生的权利,与物权法定原则相违背。此外,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不能自主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这表明土地承包经营权只有对人有效,因而性质当为债权而非物权。

综上所述,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规范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学界普遍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应当归类为物权。确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有利于维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流转。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案情

    原告郑某兴和被告耿某善在城口县同一乡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引发的纠纷。最初双方为了退耕还林地连片而达成了口头互换协议。然而,被告后来反悔并阻止原告耕种互换后的土地。经过法院审理,确认了双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协议的有效性,并判决被告停止侵害。文章还

  •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换协议有效,且互换土地耕种可视为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未经过村委会备案,但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备案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 机动地的定义和作用

    机动地的定义、作用以及管理问题。机动地是土地承包过程中为解决人地矛盾和减少承包地调整次数而保留的土地形式,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或招标承包经营。但机动地管理存在混乱,存在的问题包括机动地预留面积过大、发包不公平等。根本原因是人们对机动地的本质作用缺乏

  • 土地互换后土地补偿款归属问题

    土地互换后土地补偿款的归属问题。在双方完成互换登记或备案行为后,补偿款应归属于互换后的土地承包人。文章详细阐述了民事法律行为的条件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互换方式。此外,还介绍了互换的性质和效力以及土地补偿费用的分配原则。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义和主体
  •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程序
  • 办理土地使用证的法律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