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贪污贿赂罪 > 向单位借款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向单位借款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时间:2023-12-23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5416

向单位借款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一、向单位借款与挪用公款罪的定义

挪用公款是指在单位领导不知情或规章制度不允许的情况下,个人私自使用公款,达到一定数额和时间后构成犯罪。而向单位借款是在单位领导同意或规章制度允许的情况下,个人使用公款,即使数额较大也不构成犯罪。

二、职务侵占罪与挪用公款罪的区别

1. 侵犯的客体和对象不同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使用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而职务侵占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资金所有权,对象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货币形态的资金和有价证券,以及实物形态的公司财产。

2. 客观表现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表现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未经合法批准或许可,将本单位资金挪用归个人使用或借贷给他人。如果数额较大且超过3个月未还,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且用于营利活动或非法活动,即构成犯罪。

职务侵占罪的表现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只有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才能构成职务侵占罪。

3. 主观上的区别

挪用公款罪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但并不企图永久非法占有,而是准备用后归还。

职务侵占罪行为人的目的在于非法取得本单位财物的所有权,而非暂时使用。

对于挪用公款罪,如果行为人在挪用本单位资金后,主观上发生了转变,不再打算退还而企图永久非法占有,并且在客观上有能力退还但拒绝退还,那么根据刑法的处理转化犯原则,应直接以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村委会成员是否滥用职权的主体?

    村委会成员在特定行政管理工作中的法律地位,指出其在协助政府从事特定工作时被视为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果村委会成员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占有公共财物、挪用公款、索取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将构成犯罪。但关于村委会成员是否应被视为滥用职权罪的主体,法学界存在争议

  •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及构成要件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及构成要件,详细阐述了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的类型。同时,文章对比了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在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对象和刑罚等方面的区别。

  •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

    贪污受贿的数罪并罚原则及其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贪污受贿犯罪侵犯了国家廉政建设制度,被列为专门章节,作为独立的类罪。构成要件包括侵害国家廉政制度的行为,情节严重,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构成。对贪污受贿犯罪的打击是当前反腐

  • 挪用公款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我国刑法关于挪用公款的规定。如果挪用公款达到立案数,构成刑事犯罪。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公职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或营利活动,以及公司、企业等单位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挪用资金的行为。对于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有相应的定罪处罚规定。

  • 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刑事责任
  •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和刑罚
  • 房贷批了后多久放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