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政策规定
时间:2024-03-01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中央政府关于土地承包政策的相关规定
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保持家庭土地承包的稳定。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保持第一轮土地承包的基础上的稳定,不允许重新分配原承包地或打破原生产队所有权的界限。已经延长土地承包期的地方,承包期不足30年的将延长至30年。
承包土地“大稳定,小调整”
在稳定土地承包的前提下,需要进行“小调整”。这种调整只针对人地矛盾突出的农户,不适用于所有农户。同时,不允许通过小调整提高承包费用,增加农民的负担。小调整的方案必须经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三分之二以上成员的同意,并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市、区)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审批。同时,严禁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在全村范围内几年重新调整一次承包地。
不提倡实行“两田制”
中央政府不提倡实行“两田制”,并要求已经实行的地方无论是“口粮田”还是“责任田”,承包权必须到户,并明确承包期限为30年不变。对于目前还存在的机动地,必须严格控制在耕地总面积的5%限额之内。
国务院关于土地承包政策的相关规定
延长土地承包期限
根据《国务院批转农业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意见的通知》,土地承包期的延长工作应在原土地承包期满后进行。发包方与农户签订的合同应按批次到期和续签,将土地承包期限再延长30年。对于原土地承包办法基本合理、群众基本满意的情况,应尽量保持原承包办法不变,直接延长承包期。同时,提倡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原则。此外,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允许在承包期内依法进行土地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操作,但严禁将耕地转为非耕地,必须在保持土地集体所有和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进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和监督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使用和监督,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土地承包合同的形式。发包方有权监督承包人使用土地的情况,承包人通过签订承包合同取得承包经营权。承包经营权可分为基于民事行为取得和非基于民事行为取得两种情况,前者包括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后者主要涉及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
中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定部门、承包期限、承包合同的订立与权利义务以及取得方式。土地承包经营权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同用途的土地承包期限不同。承包方需按约定用途合理利用土地并承担保护义务。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通过创设取得和移转取得两种方式获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政管理
农村承包经营合同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包阶段、签订阶段和履行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农用土地的用途管理制度,强调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并提出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登记制度以及国家采取必要的法定形式实行土地用途管理等方法。
-
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定义及相关法律规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的定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争议主要围绕归属、流转和回收等问题产生。承包方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并可自主决定流转方式。纠纷解决途径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同时,文章也区分了土地承包纠纷与土地权属争议,前者主要为民事纠纷,
-
第二轮土地承包时间
-
第二轮土地承包的政策规定
-
如何确定征地补偿分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