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加油站纵火怎么判刑

加油站纵火怎么判刑

时间:2024-04-04 浏览:9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6348

加油站纵火的法律刑罚

加油站作为一级防火单位,其纵火行为情节严重,对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根据刑法规定,如果纵火行为没有造成损失,最低刑罚为三年有期徒刑,最高可判十年有期徒刑。具体规定如下: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破坏工厂、矿场、油田、港口、河流、水源、仓库、住宅、森林、农场、谷场、牧场、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财产,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区域应避免的危险行为

为了保障个人和他人的安全,在加油站等易燃易爆区域,绝对不能进行以下十种危险行为:

1、拨打手机

拨打手机会导致手机内部电流增大,可能产生电火花。当接触到加油站浓密的易燃气体分子时,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2、吸烟

加油站是绝对禁止吸烟的。由于加油站附近聚集了大量可燃性气体分子,细微的火星都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

3、加油时不熄火

进入加油站加油时,一定要停车熄火,关闭电源和发动机。这样可以确保加油过程安全,避免意外发生,产生不可控制的后果。同时也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4、使用塑料容器装油品

塑料容器内油料流动时会产生摩擦静电,而塑料是绝缘材料,不能及时将静电排除。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与油料分子发生反应,非常危险。

5、随意穿梭加油站

加油站一般建在主干道周边,但是很多驾驶员为了避免路面拥堵,会选择从加油站穿过。然而,加油站是禁止逆行的,这严重影响了加油站的正常秩序,也给加油站带来安全隐患。

6、加油量过满

一般来说,加油量以加油机自动跳枪为宜。加油时将油枪尽量深入油箱口,可以减少加油过程中汽油蒸汽的挥发,从源头上减少火灾的危险。此外,要注意避免油气泄露与高温车体接触等情况。

7、自行操作加油机

加油是一项危险的技术活动,车主不应使用非专用自助加油机。在排队等候期间,应耐心等待,不要擅自操作加油机,以免发生误操作导致意外发生。加油时应听从加油站工作人员的指挥,在指定的加油区域加注燃油,不要私自行动。

8、在加油站内修车

维修汽车时,发动机高温零部件或压力系统漏电可能引发火灾,尤其是电气短路故障,同时维修部件之间的碰撞和摩擦也会产生静电和火花。

9、穿脱化纤、尼龙和针织衣物

穿脱化纤、尼龙和针织衣物,梳头等行为会产生摩擦静电,可能瞬间点燃加油站附近弥漫的易燃易爆气体分子。

10、雷雨天气加油

汽油易燃易挥发,在加油时往往会向外飘散。同时,新注入的汽油也会挥发,使加油车辆周围的空气中油雾浓度剧增。如果遇上雷雨天气,后果不堪设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领导受贿员工的法律责任

    关于领导受贿员工法律责任的各种情境和规定。文章详细阐述了单位受贿罪、个人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和处罚规定,同时讨论了国家工作人员、司法工作人员、公司企业工作人员以及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受贿方面的法律责任。对于不同职务和身份的人员,根据其所涉及的受贿

  • 我国刑法第128条明确规定

    中国刑法第128条关于枪支管理的规定。该条款明确了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行为将受到刑事处罚,并对不同情节进行了详细划分。此外,还介绍了非法持有枪支、私藏弹药的具体情况以及非法出借枪支的刑罚和其他违反枪支管理规定的处罚。

  • 主犯的一般刑事责任原则的涵义

    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包括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的刑事责任原则。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其他主犯则按其参与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进行处罚。对主犯的处罚,刑法规定应从重打击,并在执行过程中对其减刑、假释作从严掌握。在追究刑事责

  • 刑拘37天是否有案底

    在我国刑事拘留37天后是否会在个人案底中留下记录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拘留只是一种强制措施,只有被判有罪才会产生犯罪记录。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拘留的程序,包括拘留申请、执行拘留、通知家属以及拘留处理结束后的结果。

  • 一、长春盗窃不足500元的处罚
  • 网上被骗报案了,警察能追回被骗金额吗?
  • 入党政审不合格的8种情况是什么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