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了刑法意义上的辩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即使他实施了对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也不能被视为犯罪主体,不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能力的等级划分是指刑事法律对刑事责任能力进行分类的制度。在当代各国的刑法中,对于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虽然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刑事责任能力的等级划分方面,各国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制度,即二分制和三分制。
二分制是指刑事立法上仅将精神障碍者的刑事责任能力划分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两类。这种等级分类制度在各个法系国家中都存在,具有普遍性。例如,大陆法系的西班牙、法国、奥地利、丹麦、阿根廷、挪威、瑞典等国,英美法系的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马来西亚等国,以及社会主义法系国家的苏联、蒙古、罗马尼亚、越南、匈牙利等国都采用了二分制。根据典型的二分制规定,被判定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者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行为人不承担任何刑事责任;而被判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者则需对自己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某些适用二分制的国家中,对于被判定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者的犯罪行为,在处罚时也会采取相应的从宽或宽宥措施,以适当减轻其刑罚。
寻衅滋事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包括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他人、强拿硬要损毁占用财物以及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等行为。对于情节严重与否的判断,应考虑行为的方式手段、直接危害结果、间接不良后果、行为的时间和地点以及行为人的一贯表现等因素。
普通公民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及相关规定。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行为,以及非法拘禁持续时间、次数、伴随行为等方面的立案标准。同时,文章还介绍了非法拘禁罪的刑责任规定,包括从重处罚的情形和定罪处罚的规定,并指出了在适用本条规定处罚时需
诽谤罪与侮辱罪的区别,包括捏造事实与非捏造事实、暴力侮辱与非暴力侮辱以及当众散布与非当众散布等方面的不同。诽谤罪涉及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事实,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行为主体为自然人,需满足故意、捏造事实、散布方式、情节严重等要件。侮辱罪则涉及使用暴力
侵犯财产罪中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聚众哄抢罪以及侵占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不同的数额和情节,各类侵犯财产罪的量刑标准有所不同。文章详细列出了各类罪行的数额划分标准和相应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