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管辖 > 刑事管辖权异议 > 停靠内水外籍船舶刑事管辖

停靠内水外籍船舶刑事管辖

时间:2024-07-01 浏览:6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7175
近年来,停靠内水的外籍船舶刑事案件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对事件是由沿岸国管辖还是由船旗国管辖意见不一,影响了我国执法机关的办案。那么停靠内水外籍船舶刑事管辖怎么实施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刑事非法实物证据排除存在的问题

一、对停靠内水的外籍船舶行使刑事案件管辖权的依据

虽然《公约》没有对位于他国内水(包括港口)的外籍船舶上的刑事案件管辖权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但是我们仍旧可以从国际法原则、国际习惯和双边、多边条约寻找到主权国对位于本国内水的外籍船舶行使刑事案件管辖权的依据。

1.国际法领土主权原则的内在要求

根据国际法的领土主权原则,国家领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排他性。因此,在国家领土主权问题上,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国际法重要原则首先表现为一国领土之内不允许存在他国领土。根据《公约》第1条之规定,一国的内水、领海等都属于沿海国领土主权的范围。因此,外国船舶和船员只有经沿海国允许才可以进入,否则将被视为对沿海国领土的侵犯。船舶一旦进人别国内水或港口,即受沿海国、港口国的法律约束和管辖,沿海国对经其允许驶入内水或港口的外国船舶和船员享有根据领土主权原则进行属地管辖的权力。

2.国际习惯和判例的惯常做法

沿海国、港口国对于外籍船舶的管辖问题上往往容易与船旗国的管辖权产生一定冲突。不同国家对该问题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一些国家主张港口国对港口船舶的刑事案件应当有专属管辖权,而另一些国家则强调此类案件一般应由船旗国管辖。

根据国际惯例和判例,如果位于他国内水、港口的外国人的犯罪仅仅影响船舶的内部秩序或仅仅涉及海员或乘客之间的关系,沿岸国就没有管辖权。然而,如果犯罪行为涉及到船舶以外的人,或者扰乱了港口的和平与安宁,沿海国、港口国也有管辖权。在任何情况下,是否进行干预,由沿海国当局决定。

3.国际条约、双边条约的规定主张

《公约》虽然没有对一国内水的外籍船舶上犯罪的管辖权作出明确规定,但其第27条第1款规定,沿海国不应在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上行使刑事管辖权,领海国不得对该船舶上的人和事实施刑事调查,但不影响沿海国对从本国内水驶向领海的外国船舶实施刑事调查的权力。此外,《公约》对于沿海国对外国船舶不具有刑事管辖权还规定了排除性条件,比如,“罪行的后果及于沿海国、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领海的良好秩序的性质、经船长或船旗国外交代表或领事官员请求地方官员予以协助”,等等。

为解决上述问题,许多国家也通过双边条约进行规定。例如,中国与意大利、美国签订的双边条约规定了在停靠内水的外籍船舶上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条件和限制。

二、对停靠内水的外籍船舶行使刑事案件管辖权的出路

结合各地的实践做法,从上海港的案发情况来看,外籍船舶内的刑事案件多为盗窃案件,而盗窃等行为的犯罪后果一般也发生在我国境内,犯罪行为也扰乱了正常的港口秩序,并且船东一般都会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协助,因此,我国行使刑事管辖权并无障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的规定,内水与陆地领土一样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拥有完全排他的主权。未经允许,外国船舶和飞机不得进入一国内水航行或飞跃。在使用直线基线确定领海基线而使原来不在内水的区域被包围成为内水的情况下,在这种水域内,外国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

此外,我国已加入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应当遵守条约义务。根据公约的规定,沿海国对外国船舶不具有刑事管辖权的排除性条件包括罪行的后果及于沿海国、罪行属于扰乱当地安宁或领海的良好秩序的性质、经船长或船旗国外交代表或领事官员请求地方官员予以协助等。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基于中国的条约义务,在位于内水上的外籍船舶上的犯罪后果及于我国,扰乱我国当地安宁和秩序,在取得船长等人的请求后也可以进行刑事管辖。

针对中国公民犯罪的,《刑法》第7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条件。针对外籍船员犯罪的,《刑法》第8条规定了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的适用条件。在外籍船舶是否属于“域外”这一点上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理论界和实务界尚存争议的前提下,我们不认同船舶的“浮动领土说”,故《刑法》第7条和第8条不能用作解决此类问题的法律依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包括审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以及外国人、无国籍人犯罪的刑事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则有权审理全市性的重大刑事案件。文章还涉及并案审理、单位犯罪案件的管辖、国际刑事管辖权的行使以及在中国船舶、航

  • 航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航空犯罪的刑事管辖权问题,依据普遍管辖原则,世界各国对危及人类安全的国际犯罪具有管辖权。针对劫持航空器罪,无论犯罪地、犯罪人国籍及侵犯利益如何,我国及其他缔约国均可依据国际公约行使刑事司法管辖权。同时,也介绍了劫持航空器罪、使用暴力危害飞行安全罪和传

  • 刑事自诉案件管辖的确定

    刑事自诉案件的管辖权和注意事项。刑事自诉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若涉及港、澳、台居住的中国公民或单位,则由犯罪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判。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处理,对于缺乏罪证或证据不足的自诉案件,应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注意事项包括自诉人资格、当事

  • 刑事诉讼中的职能管辖

    刑事诉讼中的职能管辖问题。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与制约,确保法律的准确执行,体现职能管辖。法定法官原则明确了具体司法机关的管辖权,以确保诉讼公正。同时,司法权多元化,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同样享有司法权,职能管辖制度的明确规

  • 地区法院刑事管辖范围
  • 刑事诉讼管辖法院的主要规定
  • 涉外刑事案件的范围包括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