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 > 监外执行监护人的责任有哪些

监外执行监护人的责任有哪些

时间:2023-09-24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8037

监外执行监护人的责任及义务

依据《暂予监外执行规定》

根据《暂予监外执行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监外执行监护人应当承担以下责任和义务:

(一) 协助社区矫正机构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法律和相关规定。

(二) 如发现被保证人擅自离开居住地或者变更居住地、有违法犯罪行为、需要保外就医情形消失或者被保证人死亡,应立即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

(三) 为被保证人的治疗、护理、复查以及正常生活提供帮助。

(四) 督促和协助被保证人按照规定履行定期复查病情和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的义务。

监外执行的定义与条件

监外执行的定义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特殊原因不宜收监执行,根据法律规定,由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执行的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对于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执行未减刑的罪犯,一律收监执行。如在执行过程中发现上述情况,应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主管司法机关审查批准。罪犯在监外执行期间,应计算在刑期内。一旦监外执行的原因消失(如病愈、哺乳期满),如果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如刑期已满,则应及时释放。

监外执行的条件

1. 前提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且仍在执行过程中。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已被剥夺生命自由,不适用暂予监外执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大多为罪行严重、社会危险性较高的罪犯,若允许其暂予监外执行,可能会对社会产生不稳定的影响,使人民群众对法律失去信心。被判处管制或者单独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属于开放性刑罚,即判决不关押而在社会上执行刑罚,因此不需要暂予监外执行。

2. 具体条件之一:

(1) 罪犯患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严重疾病的认定需要执行机关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的证明文件,并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确定。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滥用此规定逃避刑罚执行,同时避免各种医院出具证明文件造成执行混乱。一般情况下,罪犯患有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健康、关押场所无法治愈的疾病,可认定为严重疾病。

(2) 妇女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这是基于人道主义原则的考虑,旨在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从执行场所中解脱出来,使其回到家庭得到更好的照顾,同时照顾好婴儿。

(3)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罪犯,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外执行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监外执行的概念和适用范围。监外执行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罪犯采取的特殊行刑方式,基于特定原因使其暂时不在监狱内执行刑罚。适用对象仅限于有期徒刑犯,适用条件包括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危害社会等情况。监外执行的情况分为法院判决前

  • 暂予监外执行的疾病范围

    暂予监外执行的疾病范围,包括严重传染病、反复发作的无法服刑的精神疾病、严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严重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等。文章详细列举了各类疾病的范围及具体情况。

  • 心脏病严重者可以监外执行吗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心脏病严重者可以监外执行。(三)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对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第二项规定情形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

  • 精神病患者是否适用危害公共安全罪

    因此,犯罪时无精神病,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对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对罪犯确有严重疾病,必须保外就医的,由省级人民

  • 无期徒刑能保外吗
  • 刑事案件中对怀孕的罪犯会怎么判
  • 不能监外执行的罪犯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