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强制措施 > 监视居住 > 哺乳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吗

哺乳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吗

时间:2024-05-0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8041

哺乳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有三种情形。首先,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人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其次,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也可以暂予监外执行。最后,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危害社会的人可以适用暂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只要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之一,就可以被暂予监外执行。但如果发现被保外就医的罪犯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或者严重违反有关保外就医的规定,应当及时收监。

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抄送和核查

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将批准的决定抄送人民检察院。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暂予监外执行不当,应当在一个月内将书面意见送交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收到人民检察院的书面意见后,批准暂予监外执行的机关应当立即对该决定进行重新核查。

暂予监外执行结束后的收监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应当及时收监。

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定期保外就医制度

《罪犯保外就医执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对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罪犯,实行定期保外就医制度。根据罪犯的病情,可以一次批准决定保外就医时间为半年至一年。在期满前,监狱、劳改队、少管所应当进行实地考察或发函调查。如果保外就医罪犯的病情基本好转,由监狱、劳改队、少管所收监执行。如果县级以上医院证明罪犯的病情尚未好转,监狱、劳改队、少管所应当提出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劳改局批准,办理延长保外就医期限手续,每次可以延长半年至一年。

通知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决定收监执行或者延长保外就医时间的,监狱、劳改队、少管所应当及时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

暂予监外执行制度的含义

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的罪犯。死刑缓期执行、无期徒刑罪犯在依法被减为有期徒刑后,可以适用暂予监外执行,在未被减为有期徒刑之前,不得适用暂予监外执行。

第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暂予监外执行有三种情形:一是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二是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三是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只要符合上述三种情形之一,即可暂予监外执行。根据司法实践,适用最多的是第一种情况。

第三,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可以由人民法院在判决作出的同时决定,也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监狱管理局决定。前者是在作出判决的同时决定暂不收监执行,后者是在罪犯服刑过程中决定改为暂时监外服刑。

第四,暂予监外执行的行刑主体是公安机关,同时依靠基层组织或者罪犯的原所在单位协助进行监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释与保外执行

    保释与保外执行的概念和法律规定。保释包括取保候审和保外就医、暂予监外执行,前者发生在判刑前,后者发生在判刑后。法律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如患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等,可以被暂予监外执行。对于可能危害社会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确需保外就医的罪犯需经省级

  • 监外执行新刑法的规定

    新刑法对于监外执行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暂予监外执行,如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哺乳婴儿、生活不能自理但不会危害社会等。无期徒刑罪犯在符合特定情况下也可暂予监外执行。监外执行的决定由法院做出并需报相关机关批准,确保罪犯的保外

  • 怀孕是否能免除有期徒刑的执行?

    我国法律中关于怀孕妇女在刑事判决中的特殊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怀孕或正在哺乳的妇女在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时,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不被判处死刑。但暂予监外执行需符合一定条件,且对于具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不适用。

  • 暂予监外执行的定义和程序

    暂予监外执行的定义、程序及相关内容。暂予监外执行是一种由于特殊原因,改变刑罚执行时间或地点的变更程序。其程序涉及法院、公安机关、检察院等多个部门,包括决定、执行、监督等环节。暂予监外执行涉及病情鉴定、文书制作、审批等环节,需严谨细致,建议委托专业刑事

  • 保外就医脱逃罪的严重性
  • 罪犯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处理方式
  • 罪犯在暂予监外执行期间死亡的处理办法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