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17岁的人已经具备了刑事能力,因此可以被刑事拘留。
刑事拘留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
关于紧急情形的定义,刑事诉讼法第80条和第163条对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80条通过列举的方式规定了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的情形:
在刑事诉讼中,除了公安机关有权依法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3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79条、第80条第4项、第5项规定的情形,需要逮捕或拘留犯罪嫌疑人,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根据检察院自行侦查的案件,如果犯罪分子在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正在逃亡,或者有毁灭证据、伪造证据或串供的行为,检察院可以决定拘留。
决定拘留的机关必须在拘留后的24小时内对被拘留人进行讯问。讯问的目的是查明事实,防止错误拘留,并及时收集证据,查明其他同案犯,以免错失良机。
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发给释放证明。不应当拘留的情况主要包括:犯罪行为没有发生或被拘留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虽然有犯罪行为,但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虽然有犯罪行为,但不是被拘留人所为;被拘留人虽然有犯罪行为,但不符合法定适用拘留的情形,因此不需要拘留。
当遇到上述情况时,必须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发给释放证明。
被拘留时是否可以向单位请假的问题,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被拘留人将被限制通信,无法向单位请假。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刑事拘留起算时间的确定方式,包括从拘留之时起计算、符合公平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以及能更准确地计算折抵刑期。
醉驾被刑事拘留的最短期限和最长时限。公安机关对于醉驾嫌疑人可以进行先行拘留,拘留期限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是否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一般情况下,拘留期限最长为14日,特殊情况下可能延长至37日。醉驾嫌疑人被拘留后,如不需要逮捕,应尽快释放;如
刑事拘留的机关及其权限。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有权决定采用拘留措施,其中公安机关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对嫌疑人、被告人进行刑事拘留,而人民检察院在自侦案件中尤其针对特定情况的犯罪嫌疑人拥有决定拘留的权力。虽然人民法院没有刑事拘留权,但在司法程序中拥有
刑事案件在刑事拘留解除后是否可以和解撤案的问题。当事人私下调解并不能免除刑事责任,撤案申请是否被认可取决于具体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条件。根据相关规定,只有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如没有犯罪事实、情节显著轻微等,案件才可以被撤销。最终决定权在司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