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会释放吗
时间:2024-02-19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刑事拘留能否解除?
刑事拘留的定义和目的刑事拘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为了侦查案件,在紧急情况下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的暂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的解除条件刑事拘留的解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 寻找证据: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为了不断寻找证据。如果找到足够的证据,就可以申请逮捕。逮捕后一般不会再进行释放。2. 审查结果:经过审查后,如果没有发现犯罪行为,被拘留的人会被立即释放,并可能获得一定的补偿。
刑事拘留的期限刑事拘留的期限由公安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时间和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的时间总和来确定。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的3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日至4日。对于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延长至30日。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内作出决定。如果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情况。如果需要继续侦查并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人民检察院应在14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1日至3日。如果不需要逮捕,应立即释放。如果需要继续侦查并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可以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一般情况下,刑事拘留的最长期限为14日。对于重大嫌疑分子,最长期限为37日。根据公安部《规定》第110条,流窜作案是指在跨市、县范围连续作案,或在居住地作案后逃跑到外市、县继续作案;多次作案是指3次以上作案;结伙作案是指2人以上共同作案。
申诉解除拘留如果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委托的律师及其他辩护人认为拘留超过法定期限,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要求解除拘留。如果申诉属实,应解除拘留。如果申诉未超过法定期限,应书面答复申请人。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拘留期间物品管理规定
被刑事拘留羁押的人员在入所后需遵守的物品管理规定以及刑事拘留的程序。被拘留人员在入所时需按规定带入特定物品,如穿戴用品、卫生洗护用品等,并由看守所代为采购供应。同时,看守所应保证采购物品的安全,并适当控制带入监室的物品数量。刑事拘留程序包括公安机关和
-
家属如何应对被拘留的盗窃罪
家属如何应对家庭成员因盗窃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情况。家属有权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了解案件情况并申请取保候审。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受理案件阶段,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都有权委托辩护人,并由办理案件的机关及时转达其要求。辩护人的委托也可由监护人或近亲属代为进
-
行政拘留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行政拘留的定义、适用范围及与刑事拘留的期限计算差异。行政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反行政法规的个人实施的短期限制自由的行政处罚。其适用范围是严重违反治安管理但不构成犯罪的情况。关于执行期限的计算,各地公安机关存在不同做法,尚无明确规定。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人
-
拘役的特征及区别
拘役的特征及其与其他短期剥夺自由刑罚的区别。拘役是介于管制与有期徒刑之间的短期自由刑,适用于罪行较轻需短期改造的罪犯。拘役具有明确的法律属性、适用对象、适用机关、法律依据等特征,与其他短期剥夺自由刑罚如刑事拘留、行政拘留等在性质、适用对象、适用机关等
-
警察错误采取强制措施是否有赔偿权
-
经济犯罪的刑期判定
-
刑事拘留讯问时间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