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申请。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的过程中,有权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并可以询问证人和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的拘留时间一般为30天。在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后的7天内,检察院会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检察院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将立即执行,并及时通知检察院执行情况。如果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将说明理由,并通知公安机关。对于需要继续侦查但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作为家属,检察院不会以书面形式或电话通知您有关犯罪嫌疑人是否被批捕的情况。您可以向当时负责的承办民警了解案情的进展。如果您委托了律师,公安机关会与律师联系办理相关手续,并由律师通知您。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并将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重大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的讨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时,有权讯问犯罪嫌疑人。具体情形包括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侦查活动可能存在重大违法行为等。此外,人民检察院还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并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根据情况分别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对于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及时通知检察院执行情况。对于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应当说明理由,并通知公安机关。如果需要继续侦查并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可以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时,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如果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当立即释放,并及时通知检察院执行情况。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时,可以要求复议,并立即释放被拘留的人。如果复议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上级人民检察院应当立即复核,并作出是否变更的决定,通知下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诉讼中的法律主体,包括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角色与职责。公安机关作为侦查机关,拥有立案权、侦查权和执行权等。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拥有侦查权、批捕权、决定逮捕权、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人民法院则是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通过二审程
普通程序轻伤案件的办理时间及其相关程序和法律知识。涉及立案程序的接受和审查,警察办案的构成故意伤害罪、刑事拘留、逮捕审查、侦查羁押期限和侦查终结等环节,以及自诉制度等其他相关法律知识。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办理时间没有固定规定,需根据案件实际情
检察院不批捕是否还会被起诉的问题。逮捕不是必然导致起诉的条件,只有当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并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同时采取其他措施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时,才应逮捕。不批捕不代表不起诉或法院不会判刑。不起诉的情形包括情节轻微、证据不足等。总体
被批捕后的法律程序。其中包括刑事侦查阶段、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和公诉与法院审理阶段。同时,也详细描述了律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权益,包括提供咨询和辩护服务、协助申请取保候审等。整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律师的参与对保障嫌疑人的权益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