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羁押最长时间
时间:2024-11-22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社会上有不少的犯罪属于经济犯罪,因为很多人犯罪是因为钱的关系,那么经济犯罪要对其进行羁押的话最长可以羁押多长时间呢?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经济犯罪羁押期限的界定
经济犯罪羁押期限是指在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羁押的时间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经济犯罪羁押期限可分为一般羁押期限、特殊羁押期限和重新计算的羁押期限三种。
一般羁押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4条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两个月。如果犯罪嫌疑人在逮捕前已经被拘留,拘留的时间不计入侦查羁押期限。一般情况下,侦查机关应当在法定的侦查羁押期限内完成案件的侦查工作。
特殊羁押期限
特殊羁押期限是指在符合法定条件并经过相应审批手续和程序后,对侦查羁押期限进行延长。以下是主要情况: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4条的规定,对于案情复杂、无法在期限内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5条的规定,对于因特殊原因,无法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案件,最高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请求推迟审理。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6条的规定,对于以下案件,在《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的期限届满后仍无法侦查终结,可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延长两个月:
(1) 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2) 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3) 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4) 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7条的规定,对于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在经过《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的延长期限后仍无法侦查终结的,可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再延长两个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犯罪嫌疑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
犯罪嫌疑人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内容,包括社会危害性审查、人身危险性审查以及诉讼可控性审查等三个方面。同时,还强调了检察环节羁押必要性审查中公诉部门的两个重点关注方面:新的证据变化和羁押公正性审查。摘要介绍了审查的具体内容和重点,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
刑事逮捕后一般多久判刑
刑事逮捕后的判刑时间一般在6个月内。虽然现行法律对刑事逮捕后判刑的时间没有明确规定,但检察院一般对犯罪嫌疑人逮捕的最长羁押期限为2个月,最长不超过3个月;法院一般在2
-
刑事强制措施侦查需要多长时间
对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后,需要侦查多长时间,要依据具体的案情才能确定,如果逮捕嫌疑人的,侦查期限最长不超过7个月。第一百五十六条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
-
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及时限要求
是司法机关对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并在逮捕和拘留后
-
侦查羁押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
经济犯罪羁押最长时间
-
刑事拘留一年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