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证据 > 刑事证据种类 > 瑕疵证据如何界定

瑕疵证据如何界定

时间:2025-01-16 浏览:2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19826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审理案件的时候都需要用到证据,证据是十分重要的,他能够决定整个案件的判断,那么如果该证据属于瑕疵证据应该如何界定?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瑕疵证据的界定及其必备条件

一、瑕疵证据的界定

根据《辞海》的解释,瑕指玉上的赤色斑点,比喻事物的缺点、毛病或人的过失;疵一般指小毛病,比喻人的缺点和过失。瑕疵二字合在一起,指的是过失或微小的缺点。在证据方面,瑕疵证据指的是用于指控犯罪的证据因不合于证据法规定而存在一定缺陷,也可称之为一种“问题”证据。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证据作为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证明案件情况的客观事实,必须具备三个基本属性: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广义的瑕疵证据是指事实本身在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三个方面中的某一或某几个方面存在瑕疵缺陷,即证据在内容、表现形式或收集程序等方面存在缺陷或违法情形。狭义的瑕疵证据是指具备了客观性和关联性,但在合法性要件方面存在瑕疵的证据。具体而言,狭义的瑕疵证据指的是在收集和提供的程序或方式上不合法的证据,或者由不合法的主体收集和提供的证据。本文所讨论的仅限于狭义上的瑕疵证据,即指相关司法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使用其他违法的方法收集、提供的含有违法特征和残缺因素的证据。

二、认定瑕疵证据的必备条件

瑕疵证据作为证据的一种类别,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犯罪分子在犯罪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环境的变化并留下各种痕迹,或者在进行犯罪活动时为周围人所目睹、感知。这些因犯罪行为的发生而产生的痕迹以及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司法工作人员通过认真收集和掌握这些犯罪后遗留下来的痕迹、物品和印象,查明案件事实并证实犯罪的发生。因此,一切主观想象、怀疑推测、道听途说等不具备客观真实性的东西,都不属于瑕疵证据的范畴。瑕疵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着实质性联系,并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的客观事实。瑕疵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瑕疵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联系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因果联系,有的是同案件事实之间存在条件联系。无论是何种联系,都不能脱离案件事实。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取保候审10年未处理是否表示不追究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取保候审的相关规定。取保候审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如果超过未处理则一般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取保候审与是否判刑没有直接关系,犯罪嫌疑人的判刑是由法院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和相关证据资料作出的决定。

  •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的定位和作用。指出其不属于法定证据,不具有证明效力,且对检、法两院无约束力,易产生误导效应。文章还指出公安机关形成的移送审查起诉意见书已包含其实质内容,无需以证据形式重复移送。

  • 自诉案件起诉的条件

    自诉案件起诉的条件,包括适格的自诉人、明确的被告人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属于自诉案件范围、被害人有证据证明以及受诉人民法院管辖等因素。自诉案件的起诉由被害人提起,必须符合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并提供证据证明被告人犯有被指控的犯罪事实。

  • 询问证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

    询问证人和被害人的法律程序和方式。侦查人员需充分了解案件和证人情况,选择适当的询问地点,个别询问证人,保障证人权益,并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方式询问。询问被害人时需考虑其特殊地位,既认真听取陈述,又要注意分析陈述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并保护其个人隐私和人身

  • 被告的辩解是否可以采用?
  • 请问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抗诉有那些流程
  • 刑事诉讼法举证责任的规定是什么
刑事证据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