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市检察院收到一封检举信,揭露国有宏源股份有限公司偷税100万元的事实。经调查后,检察院认定该公司确有偷税事实,并依法决定追究刑事责任。随后,检察院批准逮捕该公司经理王明,并派遣侦查人员将其逮捕。被告人王明聘请的律师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检察院要求缴纳5万元保证金并提供保证人。律师缴纳了保证金并提供了保证人,王明被取保候审。侦查发现,该公司在1996年到1998年期间共偷税漏税50万元,检察院冻结了该公司的账户,并将50万元作为税款上缴国库。
经法庭审理,法院认定该公司的行为构成偷税罪,判处被告人王明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对该公司判处200万元罚金。检察院认为一审法院量刑过轻,提起抗诉。抗诉期满后,一审法院将对该公司判处的罚金交付执行。二审法院经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正确,但量刑过轻,裁定撤销原判,改判被告人王明有期徒刑7年。
检察院对国有宏源股份有限公司涉税案件的立案侦查违反了《六机关规定》第1条,规定涉税案件应由公安机关管辖,人民检察院不再受理。因此,检察院的做法是错误的。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的批准或者人民法院的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因此,检察院派遣检察人员直接逮捕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违法的。此外,此案由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侦查,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是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而非批准逮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时,应当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六机关规定》第21条明确规定不能要求同时提供保证人和交纳保证金。因此,检察院要求同时提供5万元保证金和保证人的做法违反了上述规定。
人民检察院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生效判决的情况下将冻结存款上缴国库的做法违反了《刑事诉讼法》及其解释。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85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裁定应当通过对原审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并将抗诉书抄送上级人民检察院。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将抗诉书连同案卷、证据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并将抗诉书副本送达当事人。因此,检察院未经原审人民法院直接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的做法是违法的。
根据规定,收取保证金的行为应由执行机关即公安机关统一收取并管理。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侦查期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延长,包括一般、复杂和特殊情况的案件。在计算侦查期限时,需要考虑法定节假日、路途时间和邮寄等因素。同时,存在重新计算和不计入侦查期限的特殊情况。符合规定的选项包括公安机关在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