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刑事案件的质量评查

刑事案件的质量评查

时间:2020-05-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267

一、案件质量评查程序的规定

笔者建议案件质量评查采取部门自评与评查小组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定期和随机评查。先由办案部门对照质量标准,提出等次建议,写出自查报告,将本部门推荐的案卷交法律政策研究室审核。经审查后交院案件质量评查小组集体讨论决定。具体程序设计是先由办案部门对照质量标准,15日内写出自查报告,并连同本部门推荐的案卷通过法律政策研究室交评查小组审核。经评查案件质量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案件三个等级,由每位评查人员提出初步意见,经评查小组集体表决后对案件质量等级作出最后认定。

评查人员要认真查阅案件材料,做好阅卷记录,对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好详细记录,并对所评查的案件写出详实的评查报告,对案件质量作出客观的评价。评查小组还将评查情况进行总结,对评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提出建议对策。法律政策研究室负责《案件质量评查报告》的起草,报检察长审批后公布,并督促办案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院案件质量评查小组接受卷宗后的15日内将案件评查完毕。案件承办部门自查结论应服从本院案件质量评查小组的评查结论。

部门或承办人对评查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收到评查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律政策研究室申请复议,法律政策研究室收到复议请求后三日内移交本院检察委员会。本院检察委员会应当在接到复议之日起一个月内进行复核,复核结果为最后决定。各办案部门应当对案件评查小组提出的纠正建议、意见及时进行整改,并向法律政策研究室15日内提出书面整改报告。法律政策研究室根据情况适时组织案件评查小组与各办案部门共同召开评查结果反馈会议,监督整改情况。评查小组将案件质量评查结果和落实整改情况向政治处通报并备案,作为各业务部门和办案人员年终目标考核时的重要奖惩依据。

二、案件质量评查方法的选择

案件质量评查方法从时间上可以分为定期评查和不定期评查。法律政策研究室于每年1月和7月按每半年度对业务部门所办结全部案件提请检察长办公会决定开展案件评查。检察长办公室可以根据情况决定开展不定期案件质量评查。从评查案件的覆盖范围可分为全面评查和抽样评查。全面评查是对特定期限内的全院所办理的各类案件进行普遍评查,因工作量过大在实践中不易采用此方法。

抽样评查是随机抽取全院业务部门所办理案件,评查人员通过查阅卷宗、法律文书,听取承办人陈述,质询、评议等方式,对随机抽取的案件进行评查,因其简便易用而在实践中应用较广。在案件评查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多种方法并举,体现案件评查的综合性,具体要实现全程跟踪与逐案评查相结合,即在月底、季度末进行逐案评查的基础上,对部分案件全程跟踪评查,将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专人评查与交叉评查相结合,除专职评查人员外,适时让其他同志参加评查,多人多次交叉评查每一本卷宗,多角度防止错误,促进卷宗评查的良性循环;专项评查与重案评查相结合,重点评查“三不二撤一无罪”案件。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刑事诉讼办案程序有哪些

    我国刑事案件的办案程序包括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四个阶段。立案阶段是指侦查机关在接到有关单位或个人的报案、控告、举报等情况后进行初步调查。侦查阶段是指侦查机关在立案后展开具体的侦查工作。审判阶段是指法院在收到检察院移送起诉的案件后进行公开开庭审理。执

  • 刑事办案程序具体规定有哪些

    根据《刑事诉讼法》,刑事案件一般经历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和审判阶段(人民法院)三个阶段。在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可以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进行刑事拘留,并在一定期限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对于复杂案件,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

  • 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刑事案件的办案程序包括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及起诉等基本程序。刑事诉讼案件分为公诉和自诉案件两类,由检察机关或被害人提起。公安机关负责大部分刑事案件的侦查,而检察院

  • 深入解析刑事办案程序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刑事案件大致要经过3个阶段,即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刑事拘留。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  人民检

  • 刑事自诉案件的诉讼时效限制问题
  • 刑事案件办案多久抓人
  • 刑事拘留释放应给什么手续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