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情节轻微、危害不大,不符合犯罪标准;
(二) 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期限;
(三) 经特赦令免除刑罚;
(四) 涉及告诉才能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告诉已被撤回;
(五) 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
(六) 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1) 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
(2) 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目击的人指认他犯罪;
(3) 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
(4) 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正在逃跑;
(5) 存在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
(6) 不提供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
(7) 存在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等重大嫌疑。在刑事诉讼中,除了公安机关有权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相关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或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
刑事讯问是侦查人员以言词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实的一种侦查行为。刑事侦查讯问的时间是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的。根据刑诉法的相关规定,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