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 > 刑事立案标准的规定是如何的三

刑事立案标准的规定是如何的三

时间:2024-08-20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34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三)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的规定,无论数量多少,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都应予以立案追诉。

走私

根据本条规定,走私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将其运输、携带、寄递进出国(边)境的行为。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购走私进口的毒品,或者在内海、领海、界河、界湖运输、收购、贩卖毒品的,应以走私毒品罪立案追诉。

贩卖

根据本条规定,贩卖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销售或者以贩卖为目的而非法收买的行为。

有证据证明行为人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注射的毒品,对代购者以贩卖毒品罪立案追诉。不以牟利为目的,为他人代购仅用于吸食、注射的毒品,毒品数量达到本规定第二条规定的数量标准的,对托购者和代购者以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案追诉。明知他人实施毒品犯罪而为其居间介绍、代购代卖的,无论是否牟利,都应以相关毒品犯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运输

根据本条规定,运输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采用携带、寄递、托运、利用他人或者使用交通工具等方法非法运送毒品的行为。

制造

根据本条规定,制造是指非法利用毒品原植物直接提炼或者用化学方法加工、配制毒品,或者以改变毒品成分和效用为目的,用混合等物理方法加工、配制毒品的行为。为了便于隐蔽运输、销售、使用、欺骗购买者,或者为了增重,对毒品掺杂使假,添加或者去除其他非毒品物质,不属于制造毒品的行为。

为了制造毒品而采用生产、加工、提炼等方法非法制造易制毒化学品的,以制造毒品罪(预备)立案追诉。购进制造毒品的设备和原材料,开始着手制造毒品,尚未制造出毒品或者半成品的,以制造毒品罪(未遂)立案追诉。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加工、提炼、提供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等制毒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立案追诉。

主观故意中的“明知”

走私、贩卖、运输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走私、贩卖、运输毒品行为。具有一定情形的,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制造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实施的是制造毒品行为。有一定情形的,可以认定其“应当知道”,但有证据证明确属被蒙骗的除外。

选择性罪名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选择性罪名,对同一宗毒品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行为,并有相应确凿证据的,应当按照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并列适用罪名,毒品数量不重复计算。对同一宗毒品可能实施了两种以上犯罪行为,但相应证据只能认定其中一种或者几种行为,认定其他行为的证据不够确实充分的,只按照依法能够认定的行为的性质适用罪名。对不同宗毒品分别实施了不同种犯罪行为的,应对不同行为并列适用罪名,累计计算毒品数量。

非法持有毒品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八条的规定,明知是毒品而非法持有,涉嫌一定数量标准的情形,应予以立案追诉。

非法持有

非法持有是指违反国家法律和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占有、携带、藏有或者以其他方式持有毒品。

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

非法持有毒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依照相关规定予以认定。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的规定,包庇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涉嫌一定情形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九条的规定,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财物,涉嫌一定情形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走私制毒物品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的规定,非法运输、携带制毒物品进出国(边)境,涉嫌一定情形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在境内非法买卖制毒物品,涉嫌一定情形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

非法买卖制毒物品主观故意中的“明知”,依照相关规定予以认定。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一条的规定,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涉嫌一定情形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的规定,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涉嫌一定情形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强迫他人吸毒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的规定,违背他人意志,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强制手段,迫使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容留他人吸毒案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的规定,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涉嫌一定情形的,应予以立案追诉。

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造成严重后果或其他情节严重的

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

根据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的规定,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个人或单位,如果违反国家规定,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员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并涉嫌以下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非法提供数量较大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如果非法提供鸦片二十克以上、吗啡二克以上、度冷丁(杜冷丁)五克以上(针剂100mg/支规格的五十支以上,50mg/支规格的一百支以上;片剂25mg/片规格的二百片以上,50mg/片规格的一百片以上)、盐酸二氢埃托啡零点二毫克以上(针剂或者片剂20mg/支、片规格的十支、片以上)、氯胺酮、美沙酮二十克以上、三唑仑、安眠酮一千克以上、咖啡因五千克以上、氯氮卓、艾司唑仑、地西泮、溴西泮十千克以上,以及其他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数量较大的,涉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

多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即使未达到上述数量标准,但如果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两次以上,数量累计达到前述规定的数量标准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涉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

再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如果因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而被行政处罚,又再次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涉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

向未成年人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如果向吸食、注射毒品的未成年人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涉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

造成严重后果或其他情节严重的

如果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造成严重后果或其他情节严重的,涉嫌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案。

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如果从事生产、运输、管理、使用国家管制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人员或单位,违反国家规定,向走私、贩卖毒品的犯罪分子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或以牟利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国家规定管制的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应以走私、贩卖毒品罪立案追诉。

毒品和制毒物品的定义

毒品定义

本规定中的毒品指的是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体品种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品种目录》、《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为准。

制毒物品定义

本规定中的制毒物品指的是刑法第三百五十条第一款规定的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或配剂。具体品种范围按照国家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规定确定。

立案追诉标准

未明确立案追诉标准的毒品

本规定中未明确立案追诉标准的毒品,如果有条件折算为海洛因,参照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折算标准进行折算。

适用于相关单位犯罪

本规定中的立案追诉标准,除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情况外,适用于相关单位犯罪。

生效日期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

    刑事犯罪嫌疑人讯问的次数限制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没有次数限制,但每次讯问时间有限制,连续讯问不得超过12小时。对于复杂案件,最长讯问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且不得连续传唤讯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关于被抓的嫌疑人被发现无罪后的处理方

  •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中关于犯罪嫌疑人侦查期间拘押期限的规定。侦查期限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延长,包括一般、复杂和特殊情况的案件。在计算侦查期限时,需要考虑法定节假日、路途时间和邮寄等因素。同时,存在重新计算和不计入侦查期限的特殊情况。符合规定的选项包括公安机关在

  •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是什么

    刑事立案监督的意义在于加强和完善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职能,从而打击和惩罚犯罪,防止罪犯逃避法律制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

  • 刑事诉讼法补充立案的内容是什么

    补充立案刑事诉讼是指在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中,发现新的共同犯罪嫌疑人时,将其列为同案的犯罪嫌疑人并进行侦查。一般情况下,只要新发现的犯罪嫌疑人存在犯罪事实且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应当对其进行补充立案,并与原案一同侦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

  • 危险驾驶罪辩护词的撰写要点
  • 刑事被害人有什么范围
  • 挪用公款立案标准解析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