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解释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如果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七日内未回复意见,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本解释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作出判决或裁定。
公诉人作为代表国家为被害人说话的职责,不会同时发话,而是分开说。在被告人是否得到辩护的问题上,这涉及到一个明显的矛盾。如果连公诉人都为被告人说话,那么谁来为被害人说话呢?无论被告人在何种情况下犯罪,都是犯罪行为,必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中国与国际组织开展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以及提起公诉的法律定义和职权。中国依据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与国际组织进行合作,同时明确了提起公诉是人民检察院的专门权力,包括审查案件、决定起诉等职责。审查过程中需查明犯罪事实、证据等,并作出起诉决定后向法庭提起
我国刑事案件的追诉时效,以及刑事案件提起公诉的条件。追诉时效是根据法定最高刑确定的,不同刑期有不同的追诉期限。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查清犯罪事实、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以及证据确实充分。在追诉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继续追诉,需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请核准。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自诉担当的不同原因。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台湾地区的自诉担当原因主要关乎自诉人自身或与自
被害人撤诉并不等同于放弃追究法律责任的问题。在公诉案件中,诉讼权属于国家,被害人没有独立的诉讼权利。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但不能成为免罪的依据。即使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损失,被害人也不能直接决定公诉案件的处理结果。公诉案件的决定权属于国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