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民检察院做出起诉决定后,需要制作起诉书。起诉书的撰写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起诉书应详细描述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等信息。同时,还需要说明被告人是否曾受过刑事处罚,以及是否采取过强制措施以及在押被告人的关押处所等情况。如果被告人是单位犯罪,还需要写明犯罪单位的名称、所在地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代表的姓名、职务。如果还有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应按照上述被告人基本情况的要求进行叙述。
起诉书应明确说明案件的案由和来源。
起诉书应详细叙述与犯罪定罪量刑有关的案件事实要素,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经过、手段、动机、目的、危害后果等。对于被控有多项犯罪事实的被告人,应逐一列举。对于犯罪手段相同的同一犯罪,可以进行概括叙述。
起诉书应包含起诉的根据和理由,包括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犯罪的性质、法定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的条件,以及共同犯罪中各被告人应负的罪责等。如果被告人真实姓名和住址无法查清,应按其绰号或自报的姓名、自报的年龄制作起诉书,并在起诉书中注明。如果被告人自报的姓名可能对他人名誉、道德风俗等造成不良影响,可以对被告人进行编号,并按编号制作起诉书,并在起诉书中附上被告人的照片。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法院对检察院抗诉的态度。检察机关提出抗诉是履行职责的方式,法院应按照司法程序处理,除非有渎职行为。相关法律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款,明确了抗诉的提出、程序、期限及提交方式等,并规定上级检察院可撤回不适当的抗诉。
公诉案件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法律咨询。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关于原告代理人对刑事部分判决的疑问,律师解答称只能申请抗诉。文章还强调了公诉案件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打击犯罪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