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不是这样的。公诉案件的诉讼权归属于国家,而不归属于被害人。只有在公诉机关非法不起诉的情况下,被害人才拥有补充诉讼权。
然而,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可以对量刑产生影响。对于故意伤害罪致人轻伤的情况,根据刑法规定,可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且可以适用缓刑。如果被害人向法院求情,法官可以酌情决定是否给予缓刑。
公诉案件并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而是由国家来决定。国家在这里指的是公诉机关(检察院)。
有人可能会问,罪犯杀人后,只要向被害人家属支付巨额赔偿,就可以免罪吗?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刑事自诉案件中,才可能存在被害人放弃诉讼权的情况。而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本来就没有诉讼权,因此谈不上放弃。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刑事案件在公诉科中如何变更强制措施以及提起公诉的条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等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公诉科负责审查并决定是否提起公诉。提起公诉的条件包括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凿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被害人撤诉并不等同于放弃追究法律责任的问题。在公诉案件中,诉讼权属于国家,被害人没有独立的诉讼权利。赔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量刑,但不能成为免罪的依据。即使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损失,被害人也不能直接决定公诉案件的处理结果。公诉案件的决定权属于国家,只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的独立诉讼地位及其诉讼权利与义务。被害人享有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权利,并需履行相应义务。如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被害人可要求法律监督。被害人既可以向检察院申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