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 > 刑事公诉案件轻伤怎么样才能判缓

刑事公诉案件轻伤怎么样才能判缓

时间:2024-06-17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544
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嫌疑人对受害人故意实施伤害行为,造成受害人人身损害的犯罪情形,受害人构成轻伤以上的伤情才会构成故意伤害罪,那么刑事公诉案件轻伤怎么样才能判缓?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刑事公诉案件轻伤的缓刑判决条件

故意伤害行为造成受害人轻伤的犯罪行为,属于犯罪情节较轻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对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判决缓刑: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如果犯罪行为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并可能获得缓刑判决。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

如果犯罪行为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并可能获得缓刑判决。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婴儿的妇女,但取保候审不会造成社会危险性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或者是正在怀孕或哺乳婴儿的妇女,并且取保候审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并可能获得缓刑判决。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取保候审的

如果羁押期限已满,但案件尚未办结,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并可能获得缓刑判决。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鉴定标准

根据刑法,轻伤害的鉴定标准是《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该标准规定,鉴定损伤程度应以外界因素对人体直接造成的原发性损害及后果为依据,包括损伤当时的伤情、损伤后引起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等,需要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评定。

轻伤是指各种外界因素对人体造成一定程度的组织、器官结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但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于轻微伤害的损伤。

多种损伤未达到轻伤鉴定标准的情况下,不能简单相加作为轻伤。只有当三种或更多种损伤接近轻伤鉴定标准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轻微伤害与故意伤害罪的界定

故意伤害罪中的伤害并不包括轻微伤害。在一般情况下,对被害人造成的损伤是轻伤还是轻微伤害,决定了是否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并将其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因此,区分轻伤害和轻微伤害的界限具有重要意义。

区分轻伤害和轻微伤害主要根据以下原则进行:

  1. 损伤伴有轻度器官功能障碍,受伤当时或治疗过程中对生命无危险,或治疗后只使劳动能力轻度下降的属于轻伤;
  2. 损伤仅引起机体暂时和轻微的反应,基本不影响器官功能,一般能够自行修复的属于轻微伤害(例如表皮擦伤、剥脱、小范围的皮下血肿以及一些极轻微的骨折等)。

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区别之一是能否自行修复。通常情况下,轻微伤害不需要进行专门的手术治疗,人体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可以恢复,或者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医疗手段和护理即可迅速康复。而轻伤害通常需要进行专门的治疗,有时还需要特殊护理。否则,伤势可能会恶化、感染或引起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办理免于起诉申请

    免予起诉的概念、决定及条件。免予起诉适用于公诉案件,由检察院依法自主决定。免予起诉的条件包括犯罪行为构成犯罪并应负刑事责任,以及被告人具有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可免除刑罚的情节。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免予起诉决定的具体内容和流程,包括制作免予起诉决定书并公开宣

  •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

    刑事案件起诉书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起诉书的主要部分如首部、犯罪事实和证据、结论和附项等。文章还介绍了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意义和权力以及刑事案件开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合议庭组成人员、送达起诉书副本、通知相关人员和公开审判等流程。

  •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

    免于刑事起诉的法律程序,包括不起诉的法律规定、不起诉决定书的内容以及处理措施和被害人的权益保护。在公诉机关确认被告人已经构成犯罪的情况下,因犯罪情节轻微可做出不起诉决定。不起诉决定书需明确被起诉人的基本情况、案件事实、不起诉的根据和理由等。对于被不起

  • ×××人民检察院

    一份刑事起诉状的格式和内容,涉及被告人、辩护人、公安局等的基本信息以及公诉事实等,经检察院审查起诉认为被告人触犯了刑法,依法提起公诉。主要内容涉及对案件侦查的总结和对被告人行为的法律评价等。

  • 对于管辖不明确的刑事案件如何解决
  • 刑诉中公诉人要求审判人员回避的权利
  • 经济犯罪的刑期判定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