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担任控诉职能的当事人,享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并拥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1. 控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
2. 申请回避、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
3. 参加法庭调查、辩论的权利。
4. 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物和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的权利。
5. 请求抗诉的权利,即对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不服的情况下,自收到判决书后的五天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6. 申诉的权利,即对生效裁判不服的情况下,有权向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要求再审。
被害人在公诉案件中也需要履行一定的诉讼义务。
1. 如实向公安司法机关陈述案件事实。
2. 接受公安司法机关的传唤。
3. 按时出席法庭参加诉讼。
4. 遵守法庭纪律等。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害人认为公安、检察机关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不立案、不起诉的情况下,可以行使以下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7条的规定,被害人可以请求人民检察院予以法律监督,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如果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的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5条的规定,被害人对人民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的情况下,可以自收到决定书后7日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请求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应当将复查决定告知被害人。如果人民检察院维持不起诉决定,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案件材料移送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四十一条委托诉讼代理人,参照本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二条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等。以上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刑事诉讼法中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影响。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案件时,若发现证据不足或可能存在非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可选择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经过二次补充侦查后,如仍认为证据不足,将做出不起诉决定,涉案人员不会有案底记录,对其个人声誉和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
公诉案件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的法律咨询。公诉案件是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关于原告代理人对刑事部分判决的疑问,律师解答称只能申请抗诉。文章还强调了公诉案件的重要性和作用,包括打击犯罪
刑事案件中的撤案程序。在派出所立案侦查过程中,若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可停止侦查。自诉刑事案件中,自诉人可在判决前与被告人和解或撤回自诉,但涉及特定情况则不适用调解。公诉案件的撤案决定权在检察机关,受害者可就刑事附带民事部分接受调解。根据刑事诉讼法,特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的类型和自诉担当的不同原因。自诉案件包括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没有提起公诉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台湾地区的自诉担当原因主要关乎自诉人自身或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