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 > 公诉权的现状及其拓展的必要性是什么

公诉权的现状及其拓展的必要性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602
既然公诉权是一项法律监督权,是为了达到国家权力的制衡目的,这种权力就必须具有和其相制约的权力的相当性和均等性,否则,就难以达到有效制衡和合理制约的目的,这是权力制衡原则的又一基本内涵。也就是说,国家权力的分立这只是第一步,其目标是要达到权力之间相互制约,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分立了的权力之间具有制约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即权力的均衡性,国家在对权力进行设定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一因素。但我国目前的现状却并不理想,作为监督权行使主体之一的检察机关所享有的公诉权的权能范围、权力大小和行使方式、保障措施等都显现其不具有这种相当性和均等性,以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诉权的有效行使,达不到国家权力有效和合理制衡的最佳效果,最终影响了包含公诉权在内的国家整个法律监督权的权威和成效。

我国刑事公诉权作为监督权之一,主要指向的是侦查机关所行使的侦查权和审判机关所行使的审判权。而在这三项权力之中,公诉权是最为弱小的,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侦查权本身所具有的高效、快速和及时的特点使其和强大的国家行政权力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同时,为了加强国家对犯罪的防控能力和防控力度,将之归结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和调节体制之中,这就必然使侦查权具有了一般行政权所具有的权力广泛性和趋强性特点。从法律规定和司法的实践来看,这种特点也更加明显和突出,刑事案件的侦查程序基本上由侦查机关所垄断,其享有"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等一切侦查措施和权力,整个侦查程序基本上由公安机关等侦查机关一家进行操作和运作,其权力之大使公诉权有时无法有效监督,公诉监督具有被动性、事后性和公诉活动参与的有限性,又缺乏有效的保障机制和保障途径,不能保证侦查的合法性和案件质量,即便赋予其退回补充侦查和不起诉、要求提供证据等权力,但退而不查、查不适格甚至拖延侦查等现象不断出现,监督制度形同虚设,难见成效。审判权一向由审判机关(人民法院)独立享有,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性和超然性、中立性、后位性使公诉权对其的监督更加困难,加之法律授权的弹性范围过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日趋扩大,而且"以审判为核心"、维护审判权威甚至维护法官权威的论调日嚣尘上,更增加了公诉监督的压力。而处于侦查权和审判权的中间环节的公诉权虽然从法律上讲,享有侦查监督、审判监督等项权力,但其监督缺乏真正有效的制约形式,侦查程序呈现严重失

控状态,超期羁押、刑讯逼供等违法现象不断出现;公诉监督范围不宽,措施不多,监督不能深入;公诉监督保障机制不完善,有些监督措施得不到有效执行,如通知立案而不立案、纠正违法而不纠正,检察机关往往无计可施;公诉监督还常常受到被监督者的制约,最常见的是其监督的成效还要取决于被监督者的同一部门,如抗诉等审判监督的结果是否成立取决于审判机关而不是如独立的上诉法院等第三方的裁决,以致现实中的抗诉越来越少、抗诉成功率越来越少、抗诉积极性越来越小。这些法律和实践中呈现的状况都对公诉权的有效行使形成现实的限制和约束。

从检察机关内部来讲,公诉权不能够有效行使的原因也很多。观念上的制约是个首要因素,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其所承担的法律监督职能范围很广,不但有刑事司法上的监督,还有对民事、行政司法上的监督,更有法律特别规定其享有的对职务犯罪等部分案件的侦查权,而且目前检察机关普遍将这种侦查权作为其内部与公诉权平行甚至高于公诉权的一种职能来行使,对公诉权或公诉职能的应有地位和作用没有上升到核心的层面上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公诉权职能的有效行使。同时,检察机关内部对于公诉自由裁量权的无形限制(如对撤回起诉、不起诉或无罪案件的限制或思想恐惧等),也是制约公诉权有效行使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由于对检察权的性质一直存在争论,长期以来,检察机关内部的认识也得不到统一,不能统一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正确思路上来,导致实践中对公诉工作的要求存在强调追诉职能、弱化监督职能的错误倾向,所以对程序的漠视、对人权保障的轻视等现象不断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缩小了公诉监督的范围,影响了监督的效果。

由于存在以上内外两个因素的影响,我国公诉权的应有地位得不到保证、应有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成效不明显,长此以往,必将会使公诉权的范围越来越小、职能越来越弱。因而,加强对公诉权的研究,着力推进公诉权的拓展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查起诉的概念与作用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 刑事公诉案件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决定、自然资源所有权或使用权决定、征收征用及其补偿决定、行政机关未履行法定职责、侵犯经营自主权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限制竞争以及违法集资摊派费用或违法要求履行其他

  • 行使法律权力的机关及其职能
  • 刑罚罚金怎么缴纳
  • 滥用职权罪案件性质怎么判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