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
法律咨询: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院于2009年8月作出死缓决判,原告代理人当时对刑事部分判决不服,提出上诉。中院指出:刑事部分不能上诉,只有申请抗诉。随时原告便申请抗诉。经中级检察院研究并提出抗诉。如今高院通知原告并指出检察院撤出了抗诉,原告又询问检察院,得知并没有撤出抗诉;高院又指出让原告写出上诉状进行上诉。现在不明:中院说不能上诉只能抗诉,而高院让写出上诉状进行上诉,究竟何因,并咨询刑事部分能否上诉。
律师解答:对刑事部分只能申请抗诉。
相关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中的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审查的案件,以及对于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从而提请人民法院进行审判的诉讼活动。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诉讼权利,通常称为“公权”。
提起公诉是侦查和审判之间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诉讼阶段。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或人民检察院自行侦查终结的,认为需要提起公诉或作不起诉处理的案件应当一律送交人民检察院内设的审查起诉部门审查决定。通过对案件的全面审查,不仅可以有效地实行侦查监督,而且只有对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已涉嫌构成犯罪,依法应当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才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为人民法院顺利审判打下了可靠的基础,既能准确、及时地打击和惩罚犯罪,又可防止把无罪的人和依法不应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交付审判。所以,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和提起公诉工作,是体现同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的刑事诉讼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运用国家专政机关的力量追诉犯罪,保护人民,顺利完成刑事诉讼任务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正确处理案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具有重要作用。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刑事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的区别,包括案件来源、犯罪性质和危害程度、审查程序、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地位以及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时间。公诉案件由国家公诉机关提起,犯罪性质较严重;自诉案件由被侵害的公民个人提起,犯罪性质多数不严重。两种案件在审查程序、诉讼
刑事上诉状是刑事公诉案件的被告人和刑事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告人不服一审法院的裁决,在法定的上诉期内,向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提出的要求重审改判的法律文书。上诉人因______一案,不服______人民法院____年__月__日()字第____号刑事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把刑事和解正式引入刑事诉讼案件处理范围。通过刑事和解,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获得双重补偿,而加害人则可以赢得被害人谅解和改过自新。但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司法效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