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和诉讼的实际需要,提起公诉必须满足两个程序条件。首先,检察院必须对提起公诉的案件具有管辖权。
其次,被告人必须在案,才能提起公诉。
提起公诉的实体条件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必须已经查清,证据必须确实且充分。这意味着检察机关必须对以下事实进行查证: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的行为是犯罪,而不是合法行为或一般违法行为;确定被告人应当负刑事责任,而不是不负刑事责任或可以免除刑事责任;确定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是某一种或某几种性质的犯罪;确定对犯罪嫌疑人应当或可以从轻、减轻或从重处罚的量刑情节。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具有一定情形的案件,可以确认犯罪事实已经查清。
其次,提起公诉的实体条件还包括证据确实、充分。这意味着要对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证明,证据之间以及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能存在矛盾,足以排除非被告人作案的可能性。
提起公诉的政策条件是为了实现公诉个别化的要求。在犯罪情节轻微、依法可以起诉也可以不起诉的情况下,检察机关应当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情节、后果、被害人态度及社会影响等因素,贯彻国家的刑事政策。如果认为提起公诉更符合公共利益,就应当提起公诉;反之,应当不起诉。
案件审查完毕,需要提起公诉的,应当由检察长决定或由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在实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情况下,主诉检察官对其办理的部分案件可以决定提起公诉。
人民检察院作出起诉决定后,应当制作起诉书。起诉书必须加盖检察院的公章,并附上有关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应当向人民法院移送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复印件或照片。如果人民法院要求补充证据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在收到通知后的3日内移送。
审查起诉的概念、作用、法律依据、流程和参考案例。审查起诉是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不起诉或撤销案件的诉讼活动。审查起诉过程中,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如调查核实证据,确保程序合法。参考案例中的甲涉嫌故意杀人案,因存在
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定义和特殊性。对比了刑事自诉案件与刑事公诉案件的区别,详细阐述了刑事公诉案件的流程,包括立案、侦查、拘留、逮捕、审查起诉等阶段。同时,文章还强调了刑事诉讼案件的时效对于确保诉讼的公正性和及时性中的重要
案件由公安机关移送到检察院,由检察院审查起诉后移送人民法院审判。人民检察院追诉犯罪应当客观、全面,因此,在审查起诉时要注意审查有无遗漏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过程,也是对侦查工作进行法律监督的过程。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时建议适用速裁程序办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后八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对于公安机关未建议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适用速裁程序办理的案件,应当在决定之日起八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