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止审理情形
(一)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的;
(二)被告人脱逃的;
(三)自诉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未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
(四)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
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
相关知识:刑事案件终止审理是什么意思
终止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案件审判过程中,遇有《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情形时终结诉讼程序的活动。
1.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3.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4.被告人死亡的;
5.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中止审理与延期审理不同。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时间不同。延期审理仅适用于法庭审理过程中,而中止审理适用于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至作出判决前。
(2)原因不同。导致延期审理的原因是诉讼自身出现了障碍,其消失依赖于某种诉讼活动的完成,因此,延期审理不能停止法庭审理以外的诉讼活动,而导致中止审理的原因是出现了不能抗拒的情况,其消除与诉讼本身无关,因此,中止审理将暂停一切诉讼活动。
(3)再行开庭的可预见性不同。延期审理的案件,再行开庭的时间可以预见,甚至当庭即可决定,但中止审理的案件,再行开庭的时间往往无法预见。
醉酒驾驶的认定标准、醉驾后的驾驶证限制、醉驾开庭需要哪些人在场以及醉驾的处罚流程。醉酒驾车判断标准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醉驾开庭需要犯罪嫌疑人、公诉人以及律师等在场。醉驾的处罚流程包括抽血检测、通知拿
刑事案件的普通程序如何适用,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从普通程序的基本结构来看,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诉讼中止和终结、判决和裁定等5个环节。被告人对被指控的基本犯罪事实无异议,并自愿认罪的第一审公诉案件,一般适
民事刑事交叉的案件,一般是先审理刑事案件再审理民事案件。民事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涉嫌刑事犯罪从而刑事立案,那么需要先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民事审理、执行。(二)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出现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被告人脱逃等情形的,是可以中止审理的。中止审理的原因消失后,应当恢复审理。中止审理的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当被害人遭受不法侵害时,只要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涉嫌犯罪的,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