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 > 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扩大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时间:2020-05-25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962

简易程序有利于提高审判效率和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刑事诉讼中,无论是被害人、自诉人还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从切身利益出发,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希望能尽快从讼累中解脱出来及早获得正义,因为“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简易程序在保障当事人基本诉讼权利的基础上,通过简化程序,使案件得到及时处理,满足当事人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简易程序使刑事审判的两大基本价值目标——公正与效率得到合理的平衡与兼顾。

目前,简易程序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于公诉案件,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适用简易程序须经被告人同意,而是规定“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意”即可;对于自诉案件,则直接由法院决定是否适用简易程序。对于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无权选择是否适用。因此,建议刑诉法修改时规定:被告人不仅在名义上为诉讼主体,实际上也充分享有程序主体应当享有的诉讼权利;明确赋予被告人对简易程序适用的自愿选择权,不仅有权对公诉和自诉案件中简易程序的选择适用,而且有权决定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

综观各国立法所设计的简易程序,无不体现了对被告人基本诉讼权利的最大限度保障。程序的简化并不意味着程序虚无。从国际范围看,简易程序逐步取得了一审程序中案件处理的主导地位。目前,一审程序发展有两个基本趋势:在普通程序方面,一些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普通程序向对抗制方面有所转换。与此相应的是,基于对抗制成本高昂,不可能适用于大多数案件处理,而各国司法机关现在又面临刑事案件数量不断增长、案件积压严重的情况;一审程序发展的另一基本趋势在于:简易程序迅猛发展。在总体上,简易程序发展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是形式多样化,针对不同特点、类型的案件设置不同简易程序;二是简易程序在处理刑事案件数量上逐步占据刑事审判的中心舞台。

在大陆法系国家中,简易程序的运用非常普遍,而且在司法中逐步形成发展了辩诉交易实践。相形之下,我国目前的简易程序只规定对两类自诉案件和“依法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公诉案件适用简易程序。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显得程序单一,处理案件的能力有限。司法实践表明,从提高审判效率出发,有必要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许多案件中对被告人的最终处刑虽然较高,但案件情节简单、证据充分,控辩双方争议甚小或无争议,对这类案件当然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开庭审判所需时间的规定

    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开庭审判到宣判所需时间的法律规定。刑事诉讼中,根据不同程序,审结期限有所差异,包括简易程序、速裁程序和第二审程序。民事诉讼中也规定了普通程序的审结期限、简易程序的审结期限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结期限。

  • 刑事案件开庭审判的程序

    刑事案件开庭审判的程序,包括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阶段,并规定了延期审理的情形和第一审程序的期限。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哪些案件能适用简易程序,包括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可能判处较轻刑罚的案件,以及告诉才处理的案件。简易程序是对第一审普通程序的

  • 民事案件程序规定

    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的审理程序,包括一审和二审的审理时间限制、特殊情况下的处理以及刑事追诉时效的规定。一审程序包括起诉、审查受理、送达通知、提交答辩、举证、开庭调查辩论等步骤。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简易程序的审理流程和刑事追诉时效中断的相关内容。最后,提

  • 民事案件的宣判时间

    民事和刑事案件宣判时间的相关规定。民事案件审理期限分别为简易程序三个月内和普通程序六个月内,刑事案件则应在受理公诉后二个月内宣判,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当庭宣告判决的案件,判决书应在五日内送达,择日宣判的案件则应在审理期限内完成判决书的送达。在特殊

  • 刑事案件开庭后判决书的宣判期限
  • 被认定醉酒驾驶标准是什么?醉驾开庭要哪些人在场?
  • 适用于刑事简易程序的案件类型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