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二审程序 > 哪些情形适用抗诉

哪些情形适用抗诉

时间:2024-03-06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0989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诉讼手段可以说是在我们遇到的不公或者是纠纷时最为公平的处理手段,大部分情况下,我们获得的结果也是属于完全符合法律要求的公平结果, 当然仍然有一些比较少的情况人民检察院会对诉讼结果不服选择抗诉,那么哪些情形适用抗诉?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抗诉的适用情形

根据《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以下情形之一适用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

(一)原判决、裁定所认定的事实没有证据或者没有足够证据支持;

(二)原判决、裁定对有足够证据支持的事实不予认定;

(三)原判决、裁定采信了伪证并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

(四)原审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主要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但未进行,影响了原判决、裁定对事实的正确认定;

(五)原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相互矛盾,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查取证但未进行,影响了原判决、裁定对事实的正确认定;

(六)原判决、裁定所采信的鉴定结论的鉴定程序违法或者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格;

(七)原审法院应当进行鉴定或者勘验但未进行;

(八)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

再审的适用情形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以下情形之一时,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

(一) 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二) 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

(三)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 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

(五)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但人民法院未进行调查收集;

(六) 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

(七) 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

(八)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

(九) 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

(十) 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

(十一) 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

(十二) 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

(十三) 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关于担保合同中止条件的相关内容。在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权利中止履行合同,但需要确切证据证明对方存在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丧失商业信誉或其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之一。若无确切证据,当事人需承担违约责任。

  • 刑事自诉审查程序

    刑事自诉审查程序的内容,包括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的审查内容和审查程序。在审查过程中,人民法院会根据不同情形进行处理,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会开庭审判,缺乏罪证的自诉案件则会说服自诉人撤诉或裁定驳回。此外,文章还涉及程序的审查判断、证据的审查判断

  • 发现死刑复核案件有哪些情形要由检察长决定

    在我国法律下,死刑复核案件在何种情况下需由检察长决定。这些情况包括认为适用死刑不当、不予核准死刑的理由不成立、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严重违反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司法工作人员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等行为以及其他需要提出检察意见的情形。

  • 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关系
  • 刑事二审强制措施期限
  • 检察院抗诉民事案件有多少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