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时,可以提出抗诉申请书,并将申请书连同抗诉材料提交到作出生效判决的同级人民检察院。
根据《刑事诉讼司法解释》第三百零一条的规定,上诉和抗诉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对于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十日;对于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为五日。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从接到判决书或裁定书的第二天开始计算。
对于附带民事判决或裁定的上诉和抗诉期限,应当按照刑事部分的上诉和抗诉期限确定。如果附带民事部分需要另行审判,上诉期限也应当按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期限确定。
进行第二审程序抗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对于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案件,应当认为存在抗诉的必要性,并依法提出抗诉:
反贪局的法律地位及行政监督。反贪局是设立在检察院内的机构,属于司法监督范畴。行政监督方法包括检查、审查、调查等,其作用在于提供实践依据、预防和纠正违法行为以及保证执行法律。通过行政监督,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专门人民法院在我国人民法院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与责任。专门人民法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其组织与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法律来规定。专门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和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职权及
同案犯刑事判决书的证据能力问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刑事判决书在一定条件下可作为证据使用。然而,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以确定其作为证据的可信度。文章还介绍了刑事判决书的定义和分类,以及上诉和抗诉的程序,第二审刑事判决的特点。
刑事判决无罪后检察院抗诉情况下当事人的处理。人民法院判决无罪后应立即释放当事人,即使检察院抗诉也不应影响释放。审判监督程序抗诉条件与第二审程序基本相同,但应从严掌握。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接受抗诉的法院应重新审理。